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是一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学校历经多次发展与变革,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并同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验收。2018年,学校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为江苏省8所卓越高职院校之一。2019年,学校进一步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在农牧科技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39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9万多平方米,纸质(电子)藏书206.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4亿元。学校已形成以凤凰路校区、迎宾路校区、红旗大道校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创新大道校区(江苏中药科技园)的四校区办学格局,建有“四区四基地”产教深度融合育人平台,拥有国家实训基地3个和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21个、36个院内实训基地和7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了31个专业,包括“3+2”“4+0”“0+2”本科专业10个。学校牵头制订了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专业目录以及10个专业建设标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医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15个专业领先全国。学校还建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建设专业4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4个,江苏省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7个,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涉农专业和涉农学生比例均超75%。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银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在“振兴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

学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近五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近2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超过1.5亿元,横向经费4667万元)。学校承担了科技部重点专项、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姜曲海种猪资源保护能力提升”等中央财政重大项目4项,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和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等省级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学校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科技奖19项,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1个。

学校还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与58所海外机构开展合作。学校做强“留学苏牧”品牌,建有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省级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8门,引进专业原版外文教材17部;累计培养了48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200余人。学校打造“丝路农坊”境外办学品牌,在安哥拉、坦桑尼亚通过“助企出海”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印尼、老挝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向建设农牧职业技术大学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