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7 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1999年,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其历史可追溯至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至今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学校培养了大批农业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如赵瑜、卢增兰、黄绪森等,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全国唯一农林水牧专业齐全的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还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双高”校)建设单位。学校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明德强能、言物行恒”的校训,确立了“以农为本、扎根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占地3069亩,校舍建筑面积70.4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7亿元,图书232.98万册。现有专任教师1086人,其中正高职称86人、副高以上职称338人,博士学位83人、硕士学位859人。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标兵,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劳动模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万余人,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6个教学院部,开设农、林、水、建、理、工、管、经8大专业类群68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校级专业群4个,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专业群建设发展体系。学校拥有508个校内外教学实训场所,其中校内380个、校外128个,以及133个稳定的学生岗位实习基地。

在就业方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陕西建工集团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校招聘,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提升校企合作与科研服务水平。建立了2个院士工作室、15个产业(企业)学院,成立了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小麦研究所、蜂产业研究院、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等“2院2室7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学校还建立了20余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培育了40个新品种,其中“武农”系列小麦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成员单位,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盟等国家的留学生,承担了上合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学校还建立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几内亚水利工程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2个海外分校,并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设立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

在特色专业方面,学校的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林业技术等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其中,水利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农业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林业技术专业则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在教学上具有领先地位,还在科研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时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开启了学校的办学之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逐步发展壮大,1958年更名为陕西省农业学校,1985年升格为陕西省农业专科学校,1999年与陕西省水利学校和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正式成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过去的90年里,学校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始终坚持以农业为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展望未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举校一致、戮力同心,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杨职力量”,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