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于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整合资源设立。其前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1998年正式获批设立。1998年至2000年间,浙江农业机械学校、金华贸易经济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师范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相继并入,奠定了学校多学科融合的基础。2007年,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成为浙江省高职重点校,2019年6月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年12月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A档)建设单位。
学校校史悠久,历经多次合并与升级,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职业技术大学。近年来,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成果、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商学院、文旅学院、设计学院、武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基础学院,首批本科专业6个、专科招生专业58个,另有四年制高职试点专业2个、本科教学点专业1个、联合专升本办学专业4个,全日制在校生2.2万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人才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航空制造、航空维修、无人机技术等,近年来新增的“航空工程学院”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就业方面,学校作为全国100所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高校之一,每年输送毕业生7000余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达97%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涌现出一大批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杰出校友。2022年和2023年,省内普高类招生一段线投档连续两年达100%,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建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省级高新(科学)技术研发中心22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436项,获授权专利2500余件,软件著作权400余件,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年均到款超4300万元。
学校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着力建设“产教利益共同体”,建成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还与金华开发区、金义都市区、武义县、磐安县、婺城区开展校地多元合作,共建金华市应急管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年社会培训12万多人·次。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省部共建中德双元制人才培养试点项目1个,与新西兰合作建设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怀卡托国际学院。学校在卢旺达设立海外分校——穆桑泽国际学院,并获首批国家级鲁班工坊,培养留学生1200余人,其中卢旺达学生300余人。
学校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和“抓院促系、整校建强”工程,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学校还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入围全国高职“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教学资源、育人成效、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七个“50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以“勇争第一敢创唯一”的新时代学校精神为引领,继续坚守区域服务型高职的发展定位,高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打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金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