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财经学院
辽宁财贸学院坐落于中国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辽宁葫芦岛兴城市。兴城市不仅是东北进关的门户,还以其285.24公里的海岸线、便捷的公路铁路交通以及邻近的海港和空港而闻名。这座城市依山面海,山清水秀,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兴城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兴城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1300多年的医疗历史。沿海的浴场和海产品丰富,海滨水碧沙白,是旅游避暑的理想之地。觉华岛、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多达40余处,使得兴城成为历史与自然交融的胜地。
辽宁财贸学院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校园占地面积1143亩,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校园内现代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得益彰,黑松、绿柳、银杏、古槐等植物点缀其间,环境优美。学校设有智能会计学院、大数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目前在校生11366人,教职工89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7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320人(正高级职称82人),占47.1%;硕士以上学历教师518人(博士学历268人),占76.4%。学校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期刊8.4万册,电子图书349万册,视频课程资源42258小时。学校资产总值20.9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7亿元。
学校致力于打造现代化数智校园,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有46个全仿真专业实训平台,包括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和5G+智慧实验室。学校还自主研发了5个具有知识产权的专业仿真实训平台,并与京东、新道、浪潮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了5个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全仿真岗位模拟和业务实训,助力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适岗”。
辽宁财贸学院始终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设了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审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贸易经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学校深化新文科、新工科建设,通过数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专业,瞄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完成了34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京东数智电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RPA智能财务机器人教学师资专题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等项目获批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金融工程和审计学两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物联网工程(车联网方向)等专业正在筹建中。学校是辽宁省唯一同时获评“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项目试点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的高校,并先后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是东北地区民办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在就业方面,辽宁财贸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场。特别是在金融、会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最初为辽宁省财政干部学校,后经多次更名和合并,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辽宁财贸学院。学校在200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成为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获批为辽宁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单位。近年来,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东北地区民办高校的标杆。
辽宁财贸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智能会计、大数据技术、金融工程等。其中,智能会计学院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智能会计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会计人才。大数据学院则通过与京东、浪潮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工程专业依托学校丰富的金融资源和实践平台,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学校历年大事包括:2005年更名为辽宁财贸学院,200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成为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获批为辽宁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单位,2020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同时获评“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项目试点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