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理工学院
保定理工学院,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8年,学校正式转设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校园占地面积114.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3.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林秀花香,设施完善,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学校秉承“精准严好”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保定理工学院设有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教学单位。学校现开设42个本科专业,涵盖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学前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经、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近千人的师资队伍,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结构日趋合理,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拥有7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三年,学校教师承担了75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5项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项目,荣获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29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5余部。
学校推行“2.5+1.5”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岗位前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实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作风纪律观念,以及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们在学业和品德上均受益匪浅。
在学术竞赛方面,2020年学校组织参加了44项各级赛事,学生获奖624人次,指导教师229人次,市级以上获奖229项,其中国家级获奖81项,省级获奖145项,市厅级3项。在第十二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中,学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并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在国青杯第四届艺术设计大赛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8个,并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在第十一届蓝桥杯大赛(省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保定理工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在考研、留学、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高质量就业方面的比例逐年提高。毕业生以其积极进取、拼搏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
保定理工学院的特色专业包括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这些专业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的地质学专业依托中国地质大学的资源优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建筑、交通等领域表现优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紧跟全球经济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贸人才。
学校校史悠久,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发展阶段。2018年的转设更名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从独立学院向综合性理工学院的转型。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颗新星。
保定理工学院将继续秉承“精准严好”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