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2025年重庆财经学院简介

重庆财经学院(原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1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年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获批为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目标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新型财经名校”的办学愿景,遵循“夯实基础、以人为本,融合产教、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健体、博学、笃行”校训,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和产教融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办学特色

在20多年的办学中,学校积淀形成了新财经集聚发展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两大特色。

新财经特色: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领域重点打造以金融科技为引领的新金融专业群,以智能会计为支撑的数智财税专业群、以国际供应链为抓手的现代物流专业群;在新工科领域加快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群和人工智能应用专业群,积极培育以会展和新媒体融合的文化创意专业群、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群。通过相关专业调整、优化与升级,面向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区域发展,构建七大特色专业群,为重庆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产教融合特色:学校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探索出校企共建“教学项目、订单班、专业、产业学院和产业园”等合作办学新机制,形成“五维递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将强力推进校地合作,实现学校与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校史与历年大事

重庆财经学院的前身是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3年,学校正式获批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开启了独立办学的历程。2011年,学校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标志着其本科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2016年,学校获批为重庆市第二批整体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2020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正式更名为重庆财经学院。2021年,学校获批为重庆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标志着其办学层次和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特色专业

学校现有4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金融学和会计学2个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软件工程、土地资源管理7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经济学、金融学、物流管理、会计学和软件工程5个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金融学学科专业群(包含金融学、经济学、信用管理、保险学、投资学)是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

就业情况

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万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毕业生签约各大银行、证券公司、党政机关、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等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国民航网络、顺丰、京东、德勤、中软国际、腾讯、新希望、上海博华、巨能建设、宗申、龙湖、传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此外,部分毕业生成功考取了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90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580余人,占总数84%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20余人,占总数的32%以上。学校长期聘请其他高校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指导。

教学科研

近年来,学校共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厂(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之一;12名专家学者入选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首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涵盖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与建设等9个专业委员会;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9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7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25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0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名;获批重庆市虚拟教研室1个,建有校级教学团队19个;出版校本教材34部。

创新创业

学校把产业需求侧对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撑的需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打造系统化、全过程、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训练体系。建有“四平台两基地一中心”的特色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开放了共享、共治、互助的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综合科创服务平台。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植根重庆、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办学思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马里、贝宁和新西兰等17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学本硕连读项目、法国高商精英本硕连读项目及多个海外知名高校的研习、实习及交换生项目。

党建团建

学校建立了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党建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党建与全员育人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在2012年获得重庆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被重庆市教委评为重庆市巴南区和大渡口区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共建组长单位。

信息化建设

学校大力发展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校园网已实现双线路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终端,并全面支持IPv6访问;有线网络信息点达1.7万个,无线网络信号在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校园网分别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教育网连接,出口带宽总量达10Gbps。

实验实训

学校现有各类实践场所170个。其中,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28个,建有一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在线博弈实训室、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实验室、物流综合实训室、国土房产信息管理综合实验室、新媒体艺术综合实训室、土地测绘实训室、国际贸易实验室、数字媒体艺术绘画工作室、工科综合实验室、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智慧实验室、审计综合实验室、金融综合实训室、财税一体化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