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共创建第一城”之称的山西省阳泉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84年成立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成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43人,校园占地面积78.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5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6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9.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27.86万元。学院设有16个教学业务部门,涵盖矿业工程、地球科学、机械工程、电气与控制工程、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与管理、艺术与设计科学等多个领域。

学院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1人,其中专任教师67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81人,高级职称教师16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48人。学院还拥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三晋英才”7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5名,山西省教学名师7名。

学院坚持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6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学院还获批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育人协同中心1个。

学院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聚焦“六新”突破,坚持产教融合培师、产学结合育人、校企合作保障,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华阳集团、晋能集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78个。学院还建有各类实验室142个,获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联合实验室1个,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

学院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的校训,以“太行精神”培根铸魂,以“工匠精神”启智润心,形成了“涅石传承、匠心筑梦”的办学特色。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项目负责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老区妇女创新创业标兵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

学院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阳泉市“省校合作先进单位”,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以来,学院获评中国双创典型示范高校,山西省首批省级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机器人科普基地,中国煤炭学会认定煤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9项竞赛中获国家级奖36项;获批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单位7家、博士驻企工作站4个;共建山工科技忻州创新研究院,组建煤炭绿色开采与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耐火材料现代产业学院。

面向未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加快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特色专业与就业前景:学院的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等专业在山西省内具有显著优势,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特别是在煤炭、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史与历年大事:学院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和发展。1986年升格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2014年正式更名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近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学院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