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大学
哈尔滨学院:百年传承,培育英才
哈尔滨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34年成立的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历经多次变革与发展,于2000年3月由原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市教育学院、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学院四所院校合并成立。此后,哈尔滨师范学校、哈尔滨市财经学校相继并入,形成了如今的哈尔滨学院。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单位、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并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2024年9月,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秉持“培养应用人才,成就城市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的高水平大学。
校史与大事记
- 1934年:北满特别区师范学校成立,标志着哈尔滨学院办学历史的开端。
- 1946年: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立,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师范教育领域的地位。
- 1949年:哈尔滨行知师范学校成立,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
- 2000年:四校合并,哈尔滨学院正式成立,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 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办学层次实现重大突破。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哈尔滨学院以理工科为主,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特色,构建了理、工、管、文、经、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专业3个。学校在冰雪艺术研创、龙江湿地生态建设、寒区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就业与创新创业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0.17%,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76%。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意设计和双创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46项。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校现有教职工1118人,其中专任教师748人,教授、副教授占比47.7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90.78%。学校拥有5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教学名师,7名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近年来,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亿余元。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布拉格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语言实习实践项目和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招收100名国际学生。
校园环境与设施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哈西核心区,校园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校舍建设面积61万平方米,拥有32万平方米城市中心绿地欧亚之窗校区。学校是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标兵,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面向未来,哈尔滨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矢志服务龙江、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奋力开创城市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应用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