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一所集教学、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本科大学。2021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同年6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三校合并转设而成,成为全国首所涉农类公办职业本科大学。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42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标志着广西农业教育的开端。2002年,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依托广西大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教学资源成立,迅速成为广西独立学院中的佼佼者。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成立,作为公益一类科研机构,其在畜牧科研领域的贡献显著,尤其在南方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占地面积3501.16亩,分为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位于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占地992.64亩;东校区位于南宁市邕武路24号,占地2508.52亩。学校设有11个教学机构和3个科研机构,涵盖农业工程、动物科技、城乡建设、智能装备、食品药品、信息工程、经济管理、人文艺术、马克思主义、通识教育及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4000余人,专科生11000余人。教职工近1500人,高级职称教师47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60余人,“双师型”教师740余人。
学校学科专业体系完备,构建了以农类学科为主,农工、农经、农管、农文、农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现有88个招生备案专业,其中37个四年制职业本科专业,9个二年制职业本科专业,42个高职专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在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并荣获5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科研方面,学校设有13个科研平台,包括农产品加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等。近年来,学校围绕自治区重点发展的玉米、肉牛肉羊、优质家禽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近三年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4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66项。
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建立了广西乡村振兴学院和八桂田园两大人才培育实训平台,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及市级各类培训任务,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育体系。学校还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等方式,赋能农村产业发展。
对外合作方面,学校是最早面向东盟国家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合作的单位之一。2002年,学校被农业部确立为“实施农业科教‘走出去’战略试点工作”单位。2004年,与老挝政府合作建设中国-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2012年设立“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学员2500多人次。学校牵头组建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联盟,成功举办4届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论坛,与20多所国际高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在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领域涵盖农业、畜牧、食品加工、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表现突出,成为推动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具有“三农”情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将锚定建设国内一流职业本科大学的目标,努力成为区域现代农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创新和服务中心,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