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官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浙江警察学院创建于1949年,前身是杭州市公安人员训练班,1978年兴办学历教育,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2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浙江省唯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本科高校,承担着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留学生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外警培训、公安理论研究和实战服务等职责,是全省公安新增警力的主渠道、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公安理论研究的主平台和重大活动安保任务的生力军。

学校现有滨江和临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学科专业建设富有特色,公安学列入“十四五”省一流学科A类培育,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列入省一流学科B类,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等4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等4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编有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学校具有警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下设智慧警务、“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2个培养方向,为公安机关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战的高层次应用型警务专业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公安实践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88人,其中教师325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100人,博士学位122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8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4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4人。获评全国公安教育成绩突出集体3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1个。

学校建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本科院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点、7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54个实验室),及多功能室内射击靶场等29个实训教学场所。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88.9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784种,电子图书193万册,数字资源库22个。为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大学或警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知名高校相关院系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年均有百余名学生被选送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学校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国际警务人才培养。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浙江公安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实战化体系化办学导向,持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有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辨识度认可度贡献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警界赞誉的现代化公安院校,阔步迈向世界一流的警科类大学,奋力谱写公安教育现代化新华章,为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浙江警察学院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作为杭州市公安人员训练班,为新中国培养首批公安人才。1978年,学校开始兴办学历教育,标志着其从短期培训向正规学历教育的转型。2007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进一步提升了其教育层次和影响力。202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浙江省唯一具备硕士培养资格的公安院校。

学校在历年大事中,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安保任务,如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展现了其强大的实战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公安理论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被公安部采纳,为公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就业方面,浙江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等。学校与浙江省公安厅及各地市公安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毕业生参与国际警务合作,部分毕业生被选派到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机构工作。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等,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公安实战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警务人才。特别是涉外警务专业,学校与多个国家的警察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警务人才,为我国的国际警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浙江警察学院凭借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卓越的就业前景,已成为全国公安教育领域的佼佼者,未来将继续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