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学校不仅是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还是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此外,学校还荣获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在纺织服装、材料化工、资源环境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历史沿革
河南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历经多次合并与发展,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则始建于1954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10年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是该校的杰出校友,为学校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发展概况
学校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学校设备总值达4.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2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76万册。学校设施齐全,拥有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河南工程学院以工科为主,形成了纺织与服装、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测绘、智能制造、工商管理等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现有24个教学单位,开设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此外,学校还获批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拥有河南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1个、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工业软件学院。
就业情况
河南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豫发集团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60项。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23%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近150人,副高级职称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600人、硕士学位教师近800人。学校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中原学者、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等2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管优秀专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2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师60余人。此外,学校还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科研成就
河南工程学院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绿色开采精细地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制造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动力集成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21个。近年来,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等30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校际交流项目。学校还参与了欧盟伊拉姆斯计划,与西班牙维尔瓦大学开展了交流生项目,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韩国等开展了博士培养项目以及大学生海外就业项目。
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河南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共学共居共乐共美”“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代表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面积达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发展愿景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定不移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学校将着力实施对接河南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融链”行动和工业软件“头雁计划”,不断增强服务河南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到2035年,学校将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远景目标。
当前,全校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和“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办硕士学位点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两项任务,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