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命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作为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以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学校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其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以及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并于2005年3月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5.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5.7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部),涵盖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开设66个本科专业。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拥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学科为“市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2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4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学校还拥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8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了国内外6位院士(一级教授)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学校还拥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优秀人才。
在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3.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得好、站得住、有作为、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近1000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400余项,3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校还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76个,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荷兰、美国、英国、瑞士、爱尔兰、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园艺(生物技术)、中澳软件工程、中英通信工程、中英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荣获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市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