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大学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正式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高校予以重点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2460亩,建筑面积83.3万平方米(不含在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中、外文纸质图书266万册,电子图书376万册。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600人,博士近470人,专任教师138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省级特聘教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50余人。
南阳师范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成绩斐然,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骨干学科群培育点1个、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还拥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平台1个,以及4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特色鲜明,现有英语、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5个专业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此外,学校还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4个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国际商务、法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旅游管理8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是全国本科院校中首个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南阳师范学院—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组成的UDS教师培养模式。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680余项。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
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与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联合设立南阳师范学院卧龙学院(海外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京畿大学和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建立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的校级交流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位居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前列。
南阳师范学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35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0余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0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230部。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等荣誉称号。“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和“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项目,学校受邀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当前,南阳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十大战略”为导向,锚定“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权”的目标,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坚持“优结构、强特色、提质量、上水平”发展思路,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校,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师范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