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红河学院是一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正式成立红河学院。作为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红河学院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190亩,建筑面积36.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6.8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6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拥有58个特色数据库和数字平台。学校建有425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和26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平台9个。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3个研究院和1所附属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2989人。

红河学院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根植红河,服务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学校是云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校,也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高校之一。2016年,学校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项目,并获得1亿元项目建设经费。

校史与历年大事

红河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成立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为红河州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教育人才。2003年,学校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2016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试点项目,标志着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学校在教育部新文科、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2023年,学校成功举办“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进一步深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合作。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红河学院现有46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学校的冶金工程、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在云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备案名单中名列前茅。此外,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小学教育等4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的冶金工程专业还获批省级新兴专业建设点,成为学校特色专业的代表之一。

就业情况

红河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与红河州及周边地区的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在冶金工程、农学、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领域,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还通过举办“红河学院就业双选会”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与用人单位直接对接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就业质量。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911人,其中专任教师79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6人,博士学位教师215人。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2人、“国贴”专家2人、“省突”专家5人、“省贴”专家6人等。学校还拥有94名兼职硕士生导师和246名“双师双能型”教师,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红河学院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了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在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农作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累计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此外,学校还与红河州各级政府合作,共建了多个研究中心和智库,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国门大学”,红河学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校建设了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红河孔子课堂等国际中文教育项目,并成功开展了越南太原大学境外办学项目。2016年至2024年,学校累计招收留学生1199人,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新征程,红河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3815”发展战略和红河州“337”工作思路,努力建设成为国门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边疆地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