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师范学院
晋中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其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晋中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晋中教育学院和晋中职工大学三校合并,正式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不仅是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还是全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并多次荣获省级“高校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地处三晋腹地、晋商故里,是首批入驻省高校新校园区的10所院校之一。校园占地面积5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7亿元,图书馆藏书143万余册,纸质期刊593种,电子图书277万余册。校园网覆盖所有教学、办公和生活场所,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晋中学院设有23个教学单位,涵盖中文系、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外语系、音乐系、机械系、旅游管理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化学化工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信息技术与工程系、体育系、经济管理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文化产业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筹)、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晋中电大分校)、教师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等。学校开设51个本科专业,其中2A专业30个,包括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音乐学、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科学生超过20100人,成人教育学员2190余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02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0余人,拥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学校还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聘请了50多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国家杰青、长江特聘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
晋中学院长期注重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社会学、生物医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多项教改课题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校还建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如山西省复合调味品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新型多功能高端玻璃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高端液压件精密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承担了57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出版论著、教材5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250多篇被SCI、EI、SSCI等收录。
在就业方面,晋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近年来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同类学校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也位于全省前列。各专业本科生考研率平均保持在20%以上,学生在各类全国性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英语竞赛、艺术比赛等,累计获得100余个全国奖项。学校毽球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毽球锦标赛、世界毽球锦标赛中多次夺冠,展现了学校在体育领域的卓越实力。
晋中学院以晋中本土文化研究为己任,建有省级研究基地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并设有晋绣、左权民间音乐舞蹈、太谷秧歌、晋商大院建筑“三雕”装饰艺术、形(心)意拳、毽球等6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学校在音乐系开设了“原生态民歌”“左权民歌”“祁太秧歌”等特色课程,音乐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校还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加拿大希尔克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泰国泰华教育协会等23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及联合办学协议。学校还与瑞典布莱京理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创建了中欧文旅元宇宙联合研究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坦桑尼亚国家运输研究所、布莱京理工学院、中远海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建了绿色智能交通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晋中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359”发展思路和要求,聚焦全方位推动办学治校育人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晋中学院。学校正以崭新的奋进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未来的发展中,晋中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推动国际化办学,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