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二、2025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浙江省内唯一一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唯一一所由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校园的“双文明”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浙江省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经过多次更名与发展,学校于201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正式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70余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博学求实”的校训,践行“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的精神,为地方经济和水利事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

2004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学校50周年校庆贺信中,对学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重要指示。学校以此为指引,坚持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持续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前,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湖州南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501.7亩,总建筑面积73.24万平方米。其中,钱塘校区占地1230.7亩,南浔校区占地1271亩。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691人,教职工1055人,其中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近50名高层次人才。

校史与历年大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最初为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浙江省杭州水利学校成立,1958年,浙江电力专科学校诞生。此后,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最终于201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成立全国首家河长学院。2019年,学校被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3年,学校获批浙江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标志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校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形成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开设本专科专业43个,其中本科专业37个。特色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32位、浙江省第1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共12个,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此外,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一流课程111门,教学成果显著。

就业情况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左右,以“上手快、后劲足”的特点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与水利部、国家电网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大批行业翘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水利、电力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与骨干。学校还荣获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水利+”“+水利”特色方向,大力培育学科优势。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荣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普及奖、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等近30项。学校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此外,学校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和全国首个数字孪生流域技术与装备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全国治水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进学术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项目。学校还获批教育部外国留学生“专升本”人才培养试点单位,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此外,学校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并共建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国际化办学。

钱塘江畔弄潮生,太湖之滨乘风起。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汇聚“水院共同体”的强大合力,坚持高质量有特色发展方向,加速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水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