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
2025年长春师范大学简介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仅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还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这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学校历经多次更名,先后称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长春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并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不仅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也是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学校现有长吉、乐群、北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1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5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1亿元。图书馆藏书205.07万册。学校设有81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长春师范大学的特色专业包括教育学、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这些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学校还设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就业方面,长春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一批杰出校友,如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李元昌、全国“十佳”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等。
学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36个,其中包括“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0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9项。
长春师范大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西班牙建有一所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建校以来,长春师范大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长春师范大学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出新质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