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1 0

北京服装学院: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时尚教育高地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简称BIFT)作为中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自1959年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时尚人才。学校前身为北京纺织工学院,历经多次更名与扩建,于1987年正式定名为北京服装学院。2019年,学校由理工院校转型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的佼佼者。

校史与历年大事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国服装教育的新起点。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成为中国服装教育的领军者。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转型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进一步巩固了学校在时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特色专业与学科优势

学校以设计学为龙头,工学为支撑,艺术和商科为两翼,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3年软科专业排名中,获评5个A+、5个A,7个专业位列前十。

就业与创新创业

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学校涌现出了例外、Grace Chen、UOOYAA、熙上等众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成为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代表。学校与安踏、迪尚、爱慕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研发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就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多人入选北京学者、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等。聘请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JANE RAPLAY教授、FRANCES CORNER教授等国际高端人才担任特聘教授。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21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69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6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发起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双年展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贡献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要活动的服装设计任务。参与神舟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南北极科考队手表、国家队射击服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校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中国乡村劳动者服装设计暨美好生活时尚工程”受到广泛好评。

北京服装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时尚高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