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坐落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新中国在雪域高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西藏大学在高原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了藏文干部训练班,为西藏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干部人才。此后,学校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学校更名为西藏师范学校,1975年又更名为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3年,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
2013年,西藏大学被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西藏大学已成为具有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等14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4亿元,纸质藏书120.46万册,电子图书60.1万册,藏文梵夹装图书5800函。学校珍藏有十至十三世纪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先后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在编在职教职工115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92人,占46%;研究生学历669人,占79%。学校拥有高层次人才72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5人次。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2.1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74人,硕士研究生2487人,本科生10463人,专科生29人,各类成人学生8154人。学校设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生态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中,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7个学科上榜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校设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拥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与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学校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业团队和项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野外台站等科技创新基地13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
近5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2项、个人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学校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首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
学校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及对口合作建设关系,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还与挪威、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尼泊尔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西藏大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大学办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殷殷重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部区合建、“双一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凝练“高原科学与技术”“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领域,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双一流”大学,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