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17亩。学校于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正式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大连民族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生物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等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网络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产品设计、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视觉传达设计等2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还建成了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科研方面,大连民族大学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还拥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智库。此外,学校还获批组建了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4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部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大连民族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此外,学校还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1人,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4项、二等奖30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
大连民族大学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农八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58个。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近70%,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95%。教师中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160多人次。
在就业方面,大连民族大学表现突出,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尤其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表现优异。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连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2020年再次获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学校还获得辽宁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大连民族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近7万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