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教育的摇篮与创新高地
南京审计大学(Nanjing Audit University,简称南审)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中国审计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学校自1983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持“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的办学理念,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审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重镇。
校史沿革与重大里程碑
南京审计大学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标志着学校正式以审计为核心定位。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学科体系。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并于2022年通过核查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标志着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
南京审计大学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统计学)、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统计学)和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特色专业包括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其中审计学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此外,学校还设有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
就业情况与校友成就
南京审计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南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学校毕业生主要进入审计署、财政部、税务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近半数毕业生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学校还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及全国40多个省厅、特派办签订合作协议,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科研实力与国际合作
南京审计大学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设有6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2部。学校还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为审计学科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国际合作方面,南京审计大学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的中国唯一“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合作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人才。此外,学校还承办了“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众多审计专业人才。
校园文化与育人模式
南京审计大学实行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设有润园、泽园、澄园、沁园四大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9万余名,专任教师1200余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60%。学校还设有21个学院(教学部)和6个特色研究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
未来展望
当前,南京审计大学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建成审计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全体南审人将继续秉承“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精神,为审计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