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
2025年吉林财经大学简介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建,是中国东北地区财经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财经类高校。
校史沿革与重要里程碑
吉林财经大学的校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7月,最初为东北银行总行设立的银行干部训练班,旨在为新中国培养金融人才。1950年,学校更名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随后发展为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进一步扩展了办学规模。1978年5月,学校恢复为吉林财贸学院,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5月,学校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成为国家税务总局直属管理的高校。2004年,学校入选吉林省重点大学,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
学校的历史不仅是中国财经教育发展的缩影,更是新中国金融与税务人才培养的重要见证。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吉林财经大学在金融、税务等领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银行家的摇篮”和“税务系统的黄埔军校”。
校园环境与设施
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长春市净月潭畔,校园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校园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173万册纸质图书和141万册电子图书,外文原版期刊83种,中外文数据库63个。学校还建有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
吉林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体,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拥有8个吉林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包括1个“一流学科A类”和1个“一流学科B类”。学校的统计学科和经济学科分别入选吉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学校的会计学、金融学、税务学等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培养了大批行业精英。此外,学校还设有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工商管理、法律、税务、应用统计等多个领域。
就业情况与校友成就
吉林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超过97%。学校被誉为“银行家的摇篮”,毕业生在金融、税务、会计等领域表现突出。许多校友已成为行业翘楚,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金融机构的高管。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竞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就业竞争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创新
吉林财经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等。学校教师中有9名省突出贡献专家、11名省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多名“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
学校坚持以科研创新为抓手,建有中宣部重点支持的“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教师在金融、财税、产业经济等领域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国际化办学
吉林财经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5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创始高校之一,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金融和电子商务专业本科项目。学校还长期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吉林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资格院校。
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吉林财经大学将继续秉承“明德崇实”的校训,发扬“尚学致用、择善鼎新”的精神,努力建设国内一流财经大学。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科建设关键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校治理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吉林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风雨砥砺,继往开来!吉林财经大学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情怀,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