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5年创建的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这是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包括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阶段。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2019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和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于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高校。学校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并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
学校拥有在职职工1.9万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包括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院士2人,以及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468人。学校具备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5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特色专业包括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74‰,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6位。
学校在科研方面表现突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60余个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近五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拥有多家附属医院,形成山一大医疗体系,年均服务群众就诊3000余万人次。学校在复旦大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有13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或获提名。学校在公共卫生领域成就显著,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是首批颁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院校,自2004年起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并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三步走”战略和“135工程”,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为目标,推动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就业方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学校与多家三甲医院、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企业来校招聘,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学校校史中的重要事件包括:1915年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成立,标志着山东现代医学教育的开端;1952年更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医学教育基地;2019年整合组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这些历史节点见证了学校从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到全国一流医科大学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