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简介
学校概况
湖北文理学院是湖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中华民族智慧化身诸葛亮的故居——古隆中,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5月创办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66年至1978年,武汉大学襄阳分校在此设立,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3月,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7月,湖北省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2012年2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如今,学校已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办学思想
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综合性的办学定位,立足襄阳、面向湖北、辐射全国,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以交通特色为办学亮点,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内涵建设、实力提升、特色彰显为事业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等发展战略。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8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此外,8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品牌专业,6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还拥有2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和1个湖北科创学院。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示范校”、“湖北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并拥有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形成了校企(地)深度融合、科教有机结合、全员协作配合的人才协同培养特色。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注重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年度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100余项。
学科科研
学校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机械、教育、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旅游管理、设计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级重点学科,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13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力支撑了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学科、工程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5项,省部级项目51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9项,年度科研经费达到14200万元,授权专利数量稳居全省高校十强。
师资队伍
学校设有1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教职工1669人,专任教师1180人,其中正高级198人,副高级443人,博士学位教师461人,硕士学位教师596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90余人,聘请隆中学者、特聘教授等20余人,并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
校园文化
学校校园内三国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校训,大力弘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和“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学校深入推进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运动校园建设。“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新一代卧龙出山”等特色语系感召着青年学生求学、探知、成长。“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周末志愿服务”等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格桑花”援藏支教团队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被中宣部评为“最美支边人物”。学校团委是高校系统唯一入选首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单位。
开放办学
学校坚持与地方共生共荣,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的“四个襄阳”理念深入人心,与襄阳市及所辖县(市、区)建立了密切的校地合作关系,各类合作项目有效实施,积极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对口支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学校每年选派数十名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开展科研合作,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已招收与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生二百余人。
就业情况
湖北文理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工作体系。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特色专业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社会工作、学前教育、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交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临床医学等省级重点专业。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目标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湖北文理学院积极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定位,主动对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构建“51020”现代产业体系等重大发展战略。学校将加快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三步走”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全国知名、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