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
二、2025年新疆医科大学简介:
1950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苏联访问期间,同意了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的建议,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并纳入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
1954年,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新疆医学院在鲤鱼山下开工建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汇聚新医,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1956年,新疆医学院正式建成并首次招生,23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新医路校区苏园举行了开学典礼,标志着新疆人民从此有了自己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
196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干部学校两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合并,成立自治区中医学校。1985年,改建为新疆中医学院。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开启了新疆医学高等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办医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4月,学校新一届党委成立,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并辐射中亚的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16人(其中大学1485人,附属单位16531人),全日制在校生27984人(本专科生21682人,硕士研究生5117人,博士研究生678人,各层次学历教育留学生507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6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3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7人、教学能手12人。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0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建工作示范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下设26个院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其它学科相辅相成的学科结构与布局。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33‰,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ESI全球排名前8.32‰,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潜力值提升至91.43%。4个学科入选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序列,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优势学科(自治区一流学科),药学、中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入选特色学科。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0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9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8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十四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7个。
学校所辖8所直属附属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和新疆、周边国家特高发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疆医疗系统主力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附属医院形成了优势集中、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整体联动,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疗资源集群,为“健康中国”、“健康新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日本、英国、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是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培养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39个国家的百余名研究生、上千余名本科生。
学校特色专业与就业前景
新疆医科大学以其卓越的医学教育和研究实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这些专业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临床医学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可以在国内各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药学专业则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吸引了众多有志于药物研发的学生。中医学专业结合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人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则致力于培养能够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工作。此外,学校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学校校史与历年大事
新疆医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1954年,新疆医学院正式开工建设,1956年首次招生,标志着新疆人民从此有了自己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
196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干部学校两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合并,成立自治区中医学校。1985年,改建为新疆中医学院。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开启了新疆医学高等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篇章。2023年4月,学校新一届党委成立,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并辐射中亚的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每一次变革都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今,新疆医科大学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高等学府,为国家的医学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