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西南科大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黄琦。
西南科技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由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和西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成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学校历经重庆、石棉、绵阳三地办学,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迁至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址,并吸纳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部分职工及办学资源。1993年,学校更名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原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南科技大学。如今,学校校园占地5463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10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69万余册,电子图书798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涵盖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开设本科专业77个。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及培育学科,4个省级优势学科和11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5‰。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8个学科上榜,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274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4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87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478人。学校还聘任了15位院士,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IEEE Fellow、IET Fellow、“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200余人次,20名教师进入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国防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和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学校拥有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4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10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40余项。在2023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学校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在US News2024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13位,四川省属高校第一名。
学校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招聘会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场。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为国防紧缺专业。此外,学校还有38个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土木工程等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8-2022“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66位。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