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前身为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正式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成为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设有20个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200余人。作为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在中医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5个(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临床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3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此外,学校还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

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一流课程98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还是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学校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编或副主编完成了10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

科研方面,学校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0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31项。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8项,包括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独具特色,形成了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210余项,并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金奖。

学校拥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2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

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高校之一。学校还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尔健康医学院”,并在葡萄牙、南非、加拿大等地设有分校。此外,学校还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并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附属医院分院。

在就业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领域涵盖医疗卫生、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医药企业等多个领域。学校与多家知名医院、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以新一轮“双一流”提速建设为核心,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学校校史悠久,自1956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人才。学校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力量。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