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前身为北洋工艺学堂,是中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15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下设5个学部、25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全日制硕士生5300余人,博士生600余人,成人教育学历生9000余人,各类留学生近2000人(学历生600余人)。

校史与历年大事:天津工业大学的前身北洋工艺学堂成立于1912年,是中国近代工业教育的先驱之一。195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成为全国纺织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2000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标志着其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特色专业:学校现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6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就业情况:天津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华为、阿里巴巴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招聘会等服务。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并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17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200余名。

学校坚持“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医科做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统筹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布局。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有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天津市工程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与6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端专家引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在布基纳法索建立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面向未来,天津工业大学将继续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弘扬“爱校尚德、励学笃行、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水平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