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坐落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地处牧野大地、卫水之滨。作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在2025年已成为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并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1951年创建的原平原师范学院。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85年正式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以及“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39.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2万平方米,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334.41余万册,电子图书1045.89余万册。学校还建有全球唯一的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生物资源博物馆。
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4个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学校还拥有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岗教职工3200余人,其中包括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近年来,学校教师学术水平和绩效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在就业方面,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教育、科研、政府机关、企业等领域。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招聘会和职业规划讲座,帮助学生顺利步入职场。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这些专业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化学学科在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河南师范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等6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等多项荣誉。
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与美国、俄罗斯、英国等70多所高水平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学校还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中法联合学院”,与荷兰国家足球协会共建“国际足球教育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
百年风雨,河南师范大学始终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张锁江等杰出校友。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