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3 0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广东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高校,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成员。学校现拥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南海校园和汕尾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达5328亩。学校设有4个学部、38个学院和11个研究院(中心),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校史沿革与红色基因

华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成立的两广师范学堂以及1921年创办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华南师范大学的建校开端。学校始终秉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复兴民族”的红色基因,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教育家林砺儒、何杰、杜国庠等曾先后担任校长,吴三立、高觉敷、饶宗颐等众多名师在校执教,为学校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校90余年来,华师始终坚守“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岭南,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名教师和各类人才,成为中国南方教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等4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其中心理学更是达到A+水平。此外,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展现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劲实力。

学校的特色专业包括心理学、物理学、教育学等,尤其是心理学专业,已成为国内顶尖学科之一。此外,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就业与人才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广东省及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多进入中小学、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工作,而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则在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领域表现出色。

学校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和“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师范”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

华南师范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成果显著,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以及66个省部级科技类科研平台。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等多项荣誉。

学校还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清远、肇庆等地政府共建4个异地科研机构,获批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与国内企业共建39个产学研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对外交流与合作

华南师范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与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6所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并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学校还在东南亚7个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研究基地,并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学校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共建的“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展望

新时代新征程,华南师范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教育强国总体部署,实施“1238”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将继续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