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简称"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兵种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肩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该校不仅是首批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更是军队唯一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全军测绘导航人才培养主阵地以及军队密码和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校史沿革与办学特色
信息工程大学有着90余年的厚重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31年成立的军委无线电训练班、1932年红军学校测绘训练班和1931年红军总司令部机要训练班。这些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教育机构,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发展为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解放军测绘学校和军委工程学校第三部。经过多次合并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在测绘导航、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形成了理、工、军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为国内顶尖一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也达到A级水平。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大学现有2000余名教学科研人员,其中包括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280余名硕士生导师。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先后承担了300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巨型高速计算机研制、"中国天眼"FAST超级射电望远镜建设、载人航天、探月计划等重大专项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才培养与就业前景
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忠诚使命、信息制胜"的校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面向军队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测绘导航等领域。近年来,毕业生中涌现出2位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杰出人才,15位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百余名成长为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
校园设施与教学资源
大学占地面积7000余亩,主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内建有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全军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134万余册,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历年大事记
- 1931年:军委无线电训练班、红军总司令部机要训练班成立
- 1932年:红军学校测绘训练班成立
- 1950年代:前身院校分别发展为军委工程学校第二部、解放军测绘学校和军委工程学校第三部
- 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 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 2023年:在拟态防御、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信息工程大学将继续秉持"求是、创新、勇毅、奉献"的校风,在军事信息领域持续发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