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东北大学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作为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与冶金工业部批准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学校前身为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1993年随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而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项目及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推动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依燕山,南临渤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习氛围浓郁。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35.6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4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83人,硕士、博士生导师265人。学校设有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秦皇岛分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8个学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单独设有光学工程、民族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在7个学科门类、17个一级学科方向上对东北大学学科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就业方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进入央企、行业头部企业等重点领域就业,部分毕业生选择投身西部、考取选调生或应征入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校与北京、天津、江苏、广东、河北等省市100余个地、市、县和一批央企、民企的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万余名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光学工程、民族学、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等,其中光学工程和民族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此外,学校还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28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团队19个。五年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河北省教改项目125项,获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9项。
学校校史悠久,自1987年建校以来,历经多次重大变革和发展。1993年,学校随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而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8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教学、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成为河北省首批双创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积极深化育人特色,实践育人成效显著。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项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1400余项、省级奖励2900余项。学校还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等。学生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20余个,包括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智能感知与光电检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地震光电探测分中心等。五年累计承担科研项目99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5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1项。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先后与美、英、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共同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学校还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的留学生。
当前,学校正在按照东北大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一流大学建设,坚定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为尽快实现“建成与东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