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深厚爱国主义传统的百年名校。学校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为学校注入了浓厚的爱国情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成为先锋队和主力军,展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建校百年来,东北大学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学校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为校训,形成了“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品格。在文化救国、工业报国、产业兴国、科技强国的征程上,东北大学薪火相传,培养了包括70多名中外院士在内的4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创建了国内高校第一个建筑系,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此外,学校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炼铁、铝电解等专业教材,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培育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东北大学在沈阳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48人,其中专任教师288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5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98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1个学院(部),形成了以工为主、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
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在就业方面,东北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教育等领域,部分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继续深造。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咨询、实习机会等服务,助力学生顺利步入职场。
东北大学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动有组织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科技论文,涵盖众多前沿领域重要成果。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创新,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发展路径,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6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现有在校国际学生850人,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0个。
东北大学始终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引领一流大学建设,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10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和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2023年9月15日,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建校百年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学校办学治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向新百年新征程,东北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继续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坚定“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