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自驾高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平时喜欢用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导航、边开车边听歌等简单操作。然而新买的iPhone 15 Plus此时已经过热。
回到家,我把手机接到电脑上看了看。电池温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0.6度。相比之下,我去年买的iPhone 14最高温度只有43度。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关于iPhone 15发热问题的视频和文章。看来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车载充电支架的要求
用车的话,我一直推荐magsafe磁充,因为最方便。
但是,即使我像我一样使用官方的magsafe充电器和车载支架,也会因为散热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夏天可以打开空,对着充电器吹冷风。冬天应该做什么?如果在车内开暖风,充电肯定又会过热。
虽然有几款带散热功能的第三方产品,但是实际体验非常糟糕,价格高,磁吸弱,充电效率低,散热效果差,总之用起来不堪。
预期解决方案
随着冬天的临近,车需要开暖气了。我不禁要问,有必要回到外挂时代吗?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深受游戏玩家好评的产品,比如黑鲨、飞智等品牌的散热背夹。从去年开始,Momis和Bunkers也推出了可以同时兼顾无线充电和散热的产品,可惜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相应的车载产品。
而且qi2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宣传了一年,但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品牌正式推出qi2无线充电产品。
如果有一款产品同时具备qi2无线充电+TEC半导体散热+磁力车载支架,我想我的问题可以解决了。
刚刚在阿里巴巴上看到qi2模块的信息,让我相信一定有商家会使用qi2模块开发相应的产品。于是,我在阿里巴巴、拼多多、淘宝、JD.COM等平台上搜索类似产品。
我首先发现的是李森的这个支架,和我想象中的方案非常吻合,但是当我看到产品参数的时候,发现并不能满足我的要求。
我在找产品的时候,做了一些半导体散热原理的功课。我知道冷却效果取决于冷却板的大小和冷却能力。一般来说,10W以上的功率可以提供相对合适的制冷效果。如果同时需要无线充电,加上qi2的15W无线充电,总功率至少需要达到25W。李森的产品9v2a显然不够强大。
符合要求的三无产品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我终于找到了一款合适的产品——支持30W无线充电散热的车载支架。
产品净重:128g
输入:9V/3A、12V/3A
总功率:30W
降温效果:温差27度。
照明:蓝光条(在三种照明模式之间切换)
适用于iphone12以上的手机。
从参数上看,这款产品符合我的需求,可以为iPhone提供15w的无线充电和10w的散热。对于我这种经常在车内使用手机的人来说,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开箱和实际使用
盒子里有四样东西没有质感,一个使用说明书,一个散热器本体,一个出风口支架,一个C口电源。
暖气片机身很厚,全黑,塑料质感属于中上水平。虽然不细,但也不觉得太便宜。
打开电源后,散热器会亮起杀死马特的灯,但是有一个设计还是挺让我惊讶的,就是散热器只有在iPhone被吸进去的时候才会启动散热风扇和彩虹灯,非常实用。
iPhone 14在43%电量充电时,整体电量可以稳定在25w左右。当达到75%功率时,整体功率会降低到18w左右。期间手机总感觉冰冷(不好意思,一年没用了,家里的测温枪不知道扔哪了)。
通过电脑可以看到43%电量时的无线充电功率为11.8w W。
上车的效果,空负载功率很低,但是如果能给这个灯一个关闭按钮就更好了。
晚上回家,在车上测试。大概40分钟的车程,我的iPhone 15 plus从35%充到了73%,和magsafe官方充电器的水平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整个充电过程中手机都是冰冷的。过两天降温,我再看看车内开暖风后的表现。
标签
不知道大厂的qi2无线产品什么时候出,Qi2无线充电+TEC半导体散热+磁力车载支架之类的产品不知道还要多久。随着iPhone15的推出,苹果不再是通过mfi和mfm来控制产品,预计会有更多的品牌和更多的产品供大家选择。
感谢您阅读本文。你喜欢吗?
欢迎评论、点赞或关注!
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关系,欢迎车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标签: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