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辆大切诺基。
虽然不能说自己是越野爱好者,但在如今2.5L可以称得上大排量的时代,生活中的3.6L V6发动机多少让我有一种回到大排量燃油时代的恍惚感。
经典的大排量自吸和与奔驰ML共用的德系底盘,让这款越野车跳出了传统工具车的范畴,在越野和城市通勤之间达成了新的平衡。既能端庄稳重,又能纵容主人偶尔的“放肆”。大切几乎满足了我对SUV推车的所有想象。
美中不足的是油耗表现。作为一款90%用于市区通勤的越野车,这种大型斩波器油耗16-17公里是很常见的。只是家用,摆脱不了“中石化合伙人”的标签。
尤其是在新能源时代,实惠的充电成本使得高昂的燃油支出成为传统燃油车主心中难以言说的“痛”。但是,新能源的凶猛浪潮,暂时遗忘了这群小越野群体。事实上,能留给大众选择的新能源越野产品并不多,这个市场也一直缺乏一个“标杆”产品。
能兼顾硬派越野和日常舒适通勤的个性化新能源还要多久才会出现?
比亚迪主动成为这个“少数派”。经过半年的预热,高端子品牌方程豹推出了旗下首款硬派越野产品——方程豹5。
今晚(11月9日),比亚迪高端子品牌车型方程式豹5正式上市,28.98万,定位中大型硬派SUV,共提供三款车型,包括:
豹 5 探索版:28.98 万起 豹 5 领航版:30.98 万起 豹 5 云辇旗舰版:35.28 万起(含专属配色边界蓝)
从方程式豹5开始,硬派越野开始进入新能源时代。
新方程式豹5更强更智能。
去得到诗和远方,去欣赏大街小巷。
在三个月前的发布会上,王传福这样描述DMO超级混合动力越野平台。
作为一款以越野为导向的SUV,方程式豹首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越野问题”。
发布会上,方程式豹总监方向我们透露,为了克服越野条件下的恶劣路况和负重,方程式豹5采用了全新的混动非承载式架构,集成CTC电池底盘的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实现了越野与舒适的融合,并结合高效的四驱系统,解决了越野与舒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得益于首创的越野混合动力架构,豹5的车架扭转刚度提升38%,空间利用率提升49.7%,最大侧倾角可达44度。性能参数方面,豹5的数据表现也足够强劲。在智能电动四驱和智能“三锁”(前后电子差速系统和能量中锁)的支持下,豹5系统最大功率505kW,最大扭矩达到760 Nm,加速时间仅为4.8秒,相当于传统燃油发动机5.0T的动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前双横臂结构腾出更多空间,豹5采用了立式1.5T大功率发动机和全球首创的立式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前者最大功率达到143kW,后者峰值功率达到200kW。
豹5越野系统支持多达16种驾驶模式,应对日常驾驶、地形穿越和特殊极端工况。其中包括泥、山、雪、岩石、沙子、涉水和其他复杂的路况。为了解决传统越野车操控性差的痛点,豹5在全球推出了“豹掉头”功能。开启该功能后,车辆完成掉头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3.4米。
就像开头提到的大切诺基,越野车普遍厚重的车身带来了更高的能耗。DMO的垂直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解决了这个“致命弱点”。在前后双电机智能节电的配合下,豹5的综合进给油耗仅为7.8L,比传统机械越野平台高出35%。出色的能耗管理,克服了新能源汽车越野的“续航焦虑”,豹5最大综合续航达到了1200km。
在越野条件下,严苛的极限条件也对车身的结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方程式豹内部工程团队重点优化了豹5上下车体的结构强度。方金荣进一步透露,豹5的车身下部框架高强度钢材料占比96%,正面入侵和侧柱碰撞入侵分别降低30%和25%;上车体车顶结构方面,豹5静态车顶最大抗压重量可达13吨。至于最重要的底盘电池结构,内部工程团队为电池组设计了五层保护系统和“包围式”双重保护系统,通过底盘保护提供更安全,减少越野严重“触底”的发生。
单单优秀的越野性能并不是一份“完美答卷”,方程式豹还照顾到了城市用户的需求。隔音性能是影响驾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豹5直接“对症下药”,全系前排标配双层夹层玻璃,让前后排清晰语音的AI值保持在80以上,大幅提升NVH性能。
智能越野车是什么样的?
发布会上,比亚迪智能网联高级总监刘珂问我们。他认为,豹5在技术质量上已经超越了传统越野车,但新能源越野车和传统车型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智能化上。
豹5将搭载比亚迪新一代6nm智能座舱芯片FiLink。相比业界主流的7nm座舱芯片,FiLink的CPU计算能力提升近60%,同时也100%兼容Android生态系统。迭代的驾驶舱芯片为豹5的汽车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方程式豹内部团队为豹5设计了全新的定制UI。除了前三桌面功能,该车还将支持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实时渲染,更清晰地向车主展示车辆状态。
智能驾驶配置方面,全车配备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得益于车内多个传感器的智能配合,豹5可以实现20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使智能驾驶水平真正达到L2+级。除了电机的性能优势,智能化正在成为新能源越野车“重生”的标签。
强劲的越野性能和同类产品智能的不足,方程式豹5正在重塑硬派越野的标杆,成为新的规则制定者。
比亚迪不想停下来。
比亚迪有自己的品牌先行计划。
10月底,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单季度营收约1621.51亿元,归母净利润104.31亿元。简单换算下来,比亚迪的日均净收入达到了恐怖的1.13亿元,甚至连“日均收入”都不足以形容如此强劲的盈利表现。
然而,比亚迪并不满足于现状。勒紧缰绳,比亚迪还想从产品矩阵上继续在汽车市场“开疆拓土”。
去年11月,当时内部代号为SF的方程式豹首次得到比亚迪确认。全新的个性化专业品牌,专注于独特、专业的品类,从家居到奢侈品,从大众到个性化,整体品牌风格会在飞升和仰望之间。方程式豹的产品矩阵将涵盖跑车、越野车、轿跑等多品类产品。第一款车型产品确定为硬派越野车型,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豹5。
长期以来,在大众的认知中,比亚迪更像是新能源的“普及者”,以王朝和海洋的产品宽度来推动新能源的普及率。但是,有一点与大众的固有印象相悖。相比其他新车公司,比亚迪的产品战略是宏大而超前的。以腾势为转折点,上市后,比亚迪的产品深度几乎完全覆盖了汽车市场的主流价位。这是市面上很少有新能源车企能做到的,方程式豹是比亚迪高端拼图的最后一块。
豹5的出现,不仅仅是一辆普通的越野SUV,更是对多领域、全场景、全工况的挑战,也是比亚迪汽车产品多元化的又一次探索。
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的老大哥,还不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