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智能出行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智能的旅行时代。智能驾驶和智能人机交互正在重新定义人类和汽车的关系。
但是通向未来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和直线的。无论是制造智能汽车的软件工程师,还是未来的消费者,都需要经历各种决策和认知的“奇点”。
对于车企来说,需要在多种技术路线中进行选择。比如在智能驾驶的过程中,如何选择甚至选择高精地图、激光雷达、芯片。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命题,也是一个工程和商业命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全新的智能汽车颠覆了以往的大部分驾驶体验。小到一个按钮的位置,大到油门刹车的方式。这是习惯的问题,也是信任的问题。
极客公园最近在上海测试了一款新的智能汽车,在设计上有很多创新,或者用厂商的表述就是“智能汽车机器人”& mdash& mdash极限穿越01。从一开始取消几乎所有的实体按键,甚至是打开方向盘的时候,我都无所适从,到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后,发现很多彩蛋在和车机对话的过程,适应和接受这个新生事物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短很多。
因此,我真诚地推荐每一位对智能汽车感兴趣的伙伴在线试驾和体验这些全新的产品。就像iPhone颠覆直板手机一样,智能汽车也将颠覆出行,尽早体验的你,可能就是第一批尝鲜者。
[div][div]
全新界面:怎么操作,怎么操作?
或许对于99.9%的消费者来说,看到实车,首先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个怎么操作”,第二个问题是“这个怎么操作”。
没错,这款被官方定义为“汽车机器人”的新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设计奇特、激进。
一开始,你可能不习惯开门的方式。因为传统的门把手已经不见了,你可以通过B柱和C柱上的按钮,呼出语音助手“simo”或者打开车门。门上的毫米波雷达会自动感应周围的障碍物来判断开门的程度和角度。
坐进驾驶舱后,还要考虑如何挂档起步。找不到传统的中央变速杆,方向盘右侧摸不到。他们都消失了。踩下制动踏板,点击屏幕选择所需档位(P、D、R)是最新的解决方案。
极限悦01全新车门和驾驶舱设计|极限悦
当你顺利出车位的时候,左手的几根手指可能一开始不知道放在哪里& mdash& mdash因为当你习惯性的伸出食指和中指拨动转向杆的时候,你会拨空,然后切换到大拇指找到方向盘上的物理转向灯按键。
好在只用了五分钟左右,我就不再被这些新的互动方式所困扰了。一是因为之前在几款特斯拉车型上看到过或者简单体验过类似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次极其安排的媒体试驾,99%的路段都可以启动PP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所以我需要手动操作的东西真的不多。
极悦01采用纯视觉智能驾驶方案。依平和的CEO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直到今年年初才最终做出放弃激光雷达的决定。
从产品和业务的角度,希望不要给用户增加雷达的硬件成本,达到通用技术的效果;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因为基于百度智能驾驶和公司背后的AI能力,它极其有信心在投放市场时实现与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相同的体验。
我们的试驾路线从上海嘉定的酒店出发,经过胡艺公路、嘉民高架、沪昆高速、松江立交桥等主要干道,前后经过多条城市道路,最终到达松江区的谷仓餐厅,全长50.3公里。
出发前,在地图上设定最终目的地。当PPA智能辅助驾驶标志出现时,可以在方向盘上激活该功能。除了通过收费站离开酒店停车场的阶段,其余路段完全可以由车辆独立行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极粤01现阶段已经扔掉了智佳的一个主“拐杖”激光雷达,但仍需要另一个“拐杖”高精地图的支持,才能实现现阶段的PPA。超越的工作人员在介绍时也大方承认了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是技术缺陷,因为当大家都在喊“去地图化”(这也是下一步)的时候,它只是代表了一个未来的技术方向,现阶段的量产计划大多需要高精度的地图支持。
[div][div]
智能驾驶体验:新手还是老司机?
基于上述“高覆盖”的智能驾驶体验,在具体表现上,极悦01的智能驾驶主要给我留下了两个印象:
首先,这个“汽车机器人”在高速和市区条件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驾驶风格。
在市区路段,极其谨慎,几乎一直停留在既定车道,几乎没有加速超车的意图。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交通参与者相对较多的城区,极速悦01识别异物并进行无保护左转(即没有左转专用车道)的能力在本次试驾中得到了验证。
在高速上,极限粤01成为一名渴望的车手。无论是从匝道到主路,都要快速提速到限速;是否主动变道,超越前方慢车,更像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效率的人类司机。
越吉01智能驾驶体验|极客公园
第二,这个“机器人”不是老司机,需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试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目前越01的“变道效率”还不够高。也就是说,在变道之后,往往会发现无法根据前方的车况进行有效的超车。这是AI现阶段应该面对的难题。以前做软件开发,面对变量X,执行结果Y是一个常量值。现在,面对未知量X,系统产生的Y值是随机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来寻找Y值的最优解。
坐在副驾驶的教练也在智佳无法有效超车的时候调侃道:“看来是可以完成任务了,但是距离淘汰我们这些老司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几年后我们应该可以退休了。」
然而,其实这个教练只说对了一半。在高速智能驾驶的场景下,如上所述,极悦01距离一个优秀的“老司机”还有一定的学习和成长距离。但在低速智能驾驶的场景下,超穿越01表现出了高于大部分人类驾驶员的优秀品质。
停车是典型的低速智能驾驶场景,里程短但频率高。我们这次体验的记忆停车功能,支持2公里以内的停车线。经过学习,该功能不仅可以将车停在固定车位,还支持在指定区域停车(如果没有固定停车区域)。
在体验过程中,实际测试车辆因为地面园区的工作条件,经历了比一般停车场景更复杂的情况,包括:在道路上面对行人的刹车和绕过,通过园区内的小路口,对向超车& hellip& hellip极超01顺利完成。其中,在智能驾驶系统的帮助下,极限穿越01明显可以比人类驾驶员更好、更“极限”地判断车辆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在对面司机不知所措的时候,极限穿越01也能从容优雅的通过。
极速悦01的先进智能驾驶系统命名为“ROBO驱动Max”。今年市区高级智能驾驶功能将向沪、深、杭所有用户开放,PPA可在全国90%的高速高架桥上使用。用户可以选择按期订阅,也可以选择一次性购买。上市期间,ROBO Drive Max高级智能驾驶员可享受6个月免费认购、终身限量买断、立减3万元等权益。
当智能驾驶能力从PPT走向现实,相信会成为消费者下一阶段购车的关键竞争力。
[div][div]
先声夺人:让汽车从“工具”变成“伙伴”
除了智能驾驶,极悦01还对驾驶舱内的智能交互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整体逻辑是从“自然交流”出发,把汽车从传统的生产生活工具变成更好的机器人伙伴。
基于实体键的传统操作模式定义了基于服从和执行的人机交互模式。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面对一辆几乎没有实体按键的智能汽车,第一反应一定是不知道如何传达指令。但是,如果你把车从工具变成伙伴,直接用语音告诉simo(智能语音助手的名字)你想做什么,比如调音量空,过了收费站关窗户等等。,那么伙伴也可以高效流畅地执行这些命令。
极速悦01是首批搭载最新高通8295芯片的车辆,不仅保证了流畅的运行和响应,也为车载显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依托双NPU和60TOPs的座舱计算能力,前排35.6寸一体式大屏真正释放了生产力,不是简单的“大电视”。当车辆需要通过立交桥等复杂的三维道路时,3D地图的实时渲染可以更好地帮助驾驶员判断通过匝道的方向。
8295芯片支持的智能座舱
还有一些娱乐体验的加持。比如极悦01的车载发动机系统,可以流畅运行狂野飙车等大型游戏,甚至可以通过空调节氮气加速时出风口的瞬时风量和声音,提供更加激烈真实的游戏反馈。
夏在极限悦01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个用汽车解决“鸡兔同笼”数学题的场景。这可能是“汽车机器人”的一个很好的展示。在智能电动车的今天,消费者不仅要面对各种全新的技术,还要适应各种新鲜的交付。面对宣传片,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但是相信我,当你真正接触到这些更贴近自然、可用的智能交互功能时,你会发现,适应一辆全新的智能汽车的门槛可能并没有那么高。
新的智能出行方式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