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访客 新能源 2.2K+

“AITO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声明称:文杰汽车自上市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销售和服务体验,华为将进一步加大直营店的建设。

关于“华为将全面接管跨境销售体系”的报道是不实消息。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华为的辟谣比辟谣还快。

M7新车45天销量破7万辆。按照常规逻辑,人们推测:

如果华为全面接手跨界销售体系,不仅可以快速抓销售渠道建设,还可以在跨界中增加“华为”的含量,进一步提升品牌背书。

只是一个新闻,即使不是真的,也能为媒体的销量“添砖加瓦”。

华为为什么要第一时间“辟谣”?

这几年的“谈车色变(造车)”是怎么回事?

不要造车!

3月初,媒体的宣传有了一点变化。

原词“AITO问世界”改为“华为问世界”,顿时引发网络大讨论。

一般认为,华为将进一步主导AITO汽车的发展,之后不排除进入“造车”范畴。

几天后,华为宣布。

公告署名为华为创始人兼CEO任郑飞,再次强调“华为不做汽车”,“有效期5年”。

除了以上两点,还强调了对汽车设计的严格要求。

“强调在车辆宣传和外观上不能使用‘华为’或‘华为’。”

“不能用‘华为问界’或者‘华为Aito’。”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

1。华为Inside模式。

华为提供包括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30多个智能组件在内的自主研发技术。

2。标准零件模式。

华为为车企提供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组件,以及车内TMS电源管理、TMS热管理组件。

3。智能选择模式。

华为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定义、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产品流程设计等。,也帮助车企定义产品,但是车的机械、底盘零件、调校还是车企主导。

问天下属于智能选择的第三种模式,属于最深度的合作。

华为“不造车”的声明和公告已经记不清发了多少条了,依然没有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主要原因只有一个。

世界的合作模式。

和赛勒斯的合作属于智能选择模式。华为提供包括设计和定义在内的解决方案,赛勒斯主导汽车的机械和调校。

看起来这种合作没什么问题,也完全符合华为汽车供应商的身份,但在某一方面,华为已经“占了先机”。

那就是销量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正是因为不懈的宣传和销售渠道的建设,才让大众和车企对华为造车产生了怀疑和猜测。

华为为什么不能低调到幕后去做汽车供应商?

赚钱!

2020年3月31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在华为年报发布会上表示:

2020年是华为最艰难的一年。争取2020年活下来,明年出年报。

2022年12月,华为董事总经理、终端BG CEO余承东做客央视节目《遇见大咖》时表示:

如果Mate 50卖的不好,我就不好过了。

当我们得知它卖得非常好的时候,我们(华为手机)起死回生了,我们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华为的两大支柱,老人的得力助手,在谈到华为的处境时,一脸落寞。

在接受采访时,余承东一度失语,数次哽咽。

他说:

“当我们面临挑战时,许多员工建议任总和我们的管理团队退缩。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场风险太高的赌博。我们理解他们的担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更高的成本,有限的技术,有限的供给。

我自己也一直在深深的挣扎和烦恼中。

那段时间,我经常半夜一个人走,直到天亮才回到公司,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轻易放弃。"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我以前也想过一个智能手机的销量,但对华为影响不大。没想到华为的处境这么艰难。

这几年来,美国的手段层出不穷。综上,他们就是想干掉华为

卡芯片、卡系统、卡元器件……让华为一步步失去竞争力和市场。

只有这样,华为才会成为有技术没有资源的科技企业。

没有资源,没有产能,没有销量,最终变成了没钱。

谈钱很俗,但最现实。

没钱的华为,养不起成千上万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没钱的华为,请不起几万的技术研究专家和工程师;

没钱的华为,养不起21万员工。

于是华为倒了。

就这么简单,就是华为没钱。

结果,华为疯狂赚钱。

【/S2/】2019年5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成立,隶属于华为一级部门。

这个部门的成立可以算是未雨绸缪了。

水很深!

2021年5月,华为免去余承东华为云CEO职务。余承东当时还是消费者BG的CEO并担任华为汽车BU的CEO,王军是华为汽车BU的总裁。

2021年9月,华为再次宣布,因管理需要,决定裁撤Car BU总裁一职。王军将担任汽车BU首席运营官,并兼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余承东仍将担任汽车BU CEO。

2023年9月,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金出任华为汽车BU CEO,余承东升任汽车BU董事长。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BU管理架构:

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

华为光学产品线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金;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SO王军,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兼智能驾驶领域总经理李文广。

人走了,人上下车了,这些都透露出华为的汽车业务非常艰难。

据第一财经报道,华为内部人士表示:“过去金领导的部门在运营上表现强劲,可能有办法增加营业收入,缓解目前汽车业务的资金压力。”

据悉汽车BU是目前华为最赚钱的业务。

华为BU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均100亿元的投入。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资已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R&D团队达到7000人规模。

在2022年的年报中,华为首次披露了汽车业务的营收——20.77亿元,仅占华为总营收的0.3%,单年亏损高达80亿元。今年上半年,华为汽车业务收入10亿元,占总收入的0.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本来想进入汽车领域赚钱,缓解手机业务压力,结果得到了一个赔钱的东西。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突兀”模式,坚持不造车,却在卖车上不遗余力,比造车的车企还积极,给外界一种华为要造车的错觉。

华为代言,余承东站台,无奈。

华为汽车行业目前盈利吗?

显然不是。

10月6日,余承东在朋友圈感叹:“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9月份之前,华为的M7销量大幅下滑,连续几个月不到1000台,最低432台。

假设你不借Mate 60 Pro

假设只是智能选择模式的简单合作,没有“突兀”模式下的硬性宣传;

M7的销量还不得而知。

如果有选择,或者华为没有受到制裁,那么就不会有现在这种“突兀”的汽车商业合作模式。

它会一步一步慢慢地、稳稳地用技术说话,渗透到车企内部,让自己的零件遍布每一辆车。

整个过程中,华为不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它会把所有的“光”留给车企。

但现在,华为想“赚钱”,也必须“赚钱”。同时,从销量上讲,也是拉拢车企最快的方法。

所以它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品牌效应,让合作车企和合作品牌快速曝光和成长。

后果就是华为落后于前车企。

标签

3月27日。

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同意控股子公司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本次变更后,华为将作为重要供应商继续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与合作;项目总投资由9.25亿元调整为12.33亿元,资金来源自筹。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此前,华为与广汽集团有过深度合作,就是所谓的华为Inside(HI)车型,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共同定义开发,打造品牌。

现在,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见到HI mode。

Mate 60 Pro的成功给华为带回了一波热血。

今年R&D投资有保障;

线下销售渠道再次盘活;

供应链可以维持...

接下来,钱还是要赚,公交平台还要继续。

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

要让合作车的销量上来,让车企看到利润,看到比以前更多的利润。同时会更强烈的向外界表达“不造车”的战略思想,以减少外界敏感的错觉。

华为要做汽车电子的供应商,要做中国大陆的博世,必然会走出这种大众无法理解的汽车业务合作模式。

把ToC能力赋能给汽车,同时让“华为影子”尽可能从汽车上消失,把“光”留给车厂,减少外界猜测,获得车企信任,粉碎“灵魂论”

至于“魂”,多说两句。

2020年任老发布的EMT 007号文件中有一段话:

这两年,虽然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必须清楚,建设ICT基础设施是华为的历史使命,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不移。因此,公司再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专注于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提供商。

华为“谈车色变”:一年数次声明,紧急辟谣“全面接管问界销售”

现在中美科技碰撞越来越多,汽车领域也受到了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博世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ESP芯片7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德国大陆和韩国万度。

未来会不会在汽车领域产生更严重的影响,甚至“卡脖子”...

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如果华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此举成功,这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又一次探底。

-End-

图来源网络。

一些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汽车行业调整!华为官方发文:金接替BU CEO余承东出任董事长。

国家商报:“华为不造车”!任发文重申有效期延长5年!公司回应。

齐鲁一点:据报道,原来13元的博世ESP芯片被炒到了4000元(2021)。

财经。com:华为BU人事调整:余承东任董事长,金接任CEO。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处理,已全网署名维权。如果你需要它,请联系这个帐户。

2023年百车赛正在进行中,让我们一起冲击年度荣誉!了解更多信息→

标签: 华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