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理工男”进化:既有科技,又有国际
奇瑞这个长期被低估的汽车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但由于市场推广和品牌形象的缺失,奇瑞在过去一直被淹没在“理工男”的市场形象中。这对奇瑞来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是对奇瑞低调踏实技术的肯定,但某种意义上对其产品形象有负面影响。
在各种尖端技术和科技噱头满天飞的智能电动车时代,奇瑞的汽车产品一度被贴上智能落后的标签。然而,随着奇瑞智能化转型的加速,奇瑞的形象逐渐从被低估的“理工男”转变为“科技奇瑞”,新能源和智能化正逐渐成为奇瑞的新科技标签。
在10月16日举行的2023奇瑞科技日主题活动上,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自嘲:“在新能源方面,奇瑞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然而,这个曾经的“理工男”现在准备用自己的第一手技术和国际化技能进攻市场。“现在我们必须成为后来者!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尹同跃说。
图片来源:奇瑞
五个领域,先进技术
在去年的奇瑞科技日上,奇瑞正式推出了“Eta Ursae Majoris 2025”战略。经过一年的实践,奇瑞取得了快速发展。奇瑞的销售业绩足以证明,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团销量达125.3万辆,同比增长40.2%,营业收入2130.2亿元,同比增长47.4%,均超过去年全年业绩。
今年的奇瑞科技日,规模更大,科技展示更全面,也带来了一些新花样。经过“Eta Ursae Majoris 2025”战略一年的发展和探索,奇瑞在五大技术领域实现了技术进步。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R&D研究院院长高新华博士展示了奇瑞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舱、卓达智能驾驶、银河生态等五大技术领域的进步,意图升级平台架构、芯片、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氢能、电驱动、电池、智能交互、无人驾驶、智能云平台等19项核心技术,打造面向新的平台。
具体来看,包含奇瑞 S ma- 可扩展智能火星架构,升级全线控底盘、CTC 电池、智能分布式驱动和可插拔 EEA6.0 架构;在鲲鹏动力方面,DHE 6.0混动专用发动机、DHT 4.0智能混合变速箱、E-Fuels/发动机、智能矢量双电机等。实现驱动技术的全面进步;
狮子的智能舱方面,狮子旋律2.0、狮子AI大模型2.0、狮子OS、高计算平台都很先进;
在智能驾驶方面,卓达智驾将打造领航4.0产品,提供城市通勤领航驾驶和高速导航驾驶+,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技术栈驱动2.0产品,可提供全无人驾驶操作,满足用户点对点的出行体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奇瑞科技日是卓达之家成立以来的首次行业亮相。2023年2月1日,卓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定位为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平台。卓达智能的CEO是业内资深人士顾李俊。她还是奇瑞自动驾驶技术委员会主任,肩负着整个集团智能驾驶板块的业务发展。
图片来源:大卓智能虽然成立不到一年,但卓达智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ADAS产品Pilot2.0已于今年9月底随奇瑞星途车型投入量产。
除了以上四个技术领域,奇瑞对银河生态也有规划。奇瑞将实现一辆成长车,三大技术平台,N向生态共赢,实现生活环境、服务环境、车辆的全生态体系。
“我们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和汽车行业。层出不穷的颠覆性技术,不仅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还会催生出一个新规则、新生态的新世界。”尹同跃说。
要建立如此庞大的技术系统,自然会有R&D的巨额投资。尹同跃强调,奇瑞将依托“Eta Ursae Majoris 2025”的技术体系,继续加大投入,每年在R&D投入200亿元,未来5年在R&D的投入不低于1000亿元。这几年业绩的提升,恐怕给了奇瑞投资的信心。
产品阵列,生态联盟
整体来看,奇瑞展出的技术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大模型、元宇宙等各种热点前沿技术,主要集中在智能电动车领域,这是奇瑞过去发展的痛点,也是其下一步努力的重点。
尹同跃放出“狠话”:“在新能源和智能联网方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对明年非常有信心。我们在新能源的排名中。我们不像今年这么客气了,一定会进入行业第一的位置。”
根据计划,奇瑞将在未来两年推出24款混合动力汽车和15款高端电动汽车。其中,基于E0X平台的5款混动车型和4款高端电动车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其中奇瑞风云A8、风云T9、星纪元es、星途Eta Ursae Majoris C-DM、捷途航行者C-DM、iCAR 03等新能源车型将陆续上市,助力奇瑞加快燃油、混动、纯电的整体布局。奇瑞的一系列技术研发计划将在这些车型上展示。
但对于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奇瑞并不完全采用自研,而是通过生态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
加斯帕尔了解到,未来几年,对于奇瑞的智能驾驶产品规划,行业tier1和卓达自研方案将并存,甚至tier1的装载量高于自研。顾表示,为了创造最好的智能价值,车企必须掌控自动驾驶技术栈,但不一定要求全栈自研能力。
在动力电池方面,发布会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奇瑞集团宣布沈星充电电池将进入群星时代,再次深化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批量生产和装载沈星充电电池。据悉,沈星充电电池,以磷酸亚铁锂材料为基础,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目标,可以帮助星途星宇车型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降低其电池和整车成本。
宁德时代的超充电池、地平线的大算力芯片、科大讯飞的 AI 星火大模型等,皆为奇瑞所用。这不得说是一种更加务实的选择。在这个奇瑞科技日,Eta Ursae Majoris科技联盟正式成立。依托奇瑞Eta Ursae Majoris 2025战略规划和Eta Ursae Majoris实验室先进技术,由奇瑞“天团博士”牵头,技术联盟携手汽车行业各领域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全球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聚焦前瞻技术开展汽车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与应用,打造权威智库。
奇瑞Eta Ursae Majoris有140多个实验室在建,160多个实验室在规划中。此外,与产业伙伴合作共建科技生态,将加速奇瑞智能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国际化战略,全球布局
技术是奇瑞的一张王牌,另一张是国际化。
在这次奇瑞科技日,奇瑞邀请了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和用户到平台,有600+位海外嘉宾参与。在国内主机厂的活动中很少看到这么多国际面孔,奇瑞的海外声音可见一斑。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是大势所趋。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出口汽车44.4万辆,连续两个月超过40万辆,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7.7%。前三季度,中国出口汽车338.8万辆,同比增长60%。
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大幅提升。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6万辆,同比增长92.8%。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82.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0%。有人认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450万辆。
作为中国最早的车企之一,奇瑞产品已出口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过1200万,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可以说,奇瑞出海的步伐已经领先一步。在此基础上,奇瑞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化战略。
用尹同跃的话说,未来的奇瑞不仅是中国的奇瑞,也是世界的奇瑞。“未来,奇瑞不仅要输出整车和零配件,还要输出品牌、中国文化和管理技术,为客户和目标市场所在国家创造价值,创造各种发展机会,实现‘在某处,为某处’。”尹同跃说。
综上所述,奇瑞面临的挑战和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奇瑞的智能技术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快速补齐短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品牌形象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奇瑞智能电动车面临的局面堪称群狼。
另一方面,奇瑞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是其发展的持续动力,奇瑞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这是奇瑞接下来智能化转型之路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奇瑞国际化战略的初步成功,为奇瑞开拓多元化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讲故事的方式变了,但是基于科技的奇瑞汽车底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尹同跃感叹:“奇瑞人一直都是勤奋执着,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技术,老老实实做产品。奇瑞只能吃技术米和品质米。未来它吃的是品牌饭、生态饭,靠的是不断为用户创新价值。”
一手技术,一手国际,奇瑞或许能走得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