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李晓瑞
责 编 | 陈 楚
出 品 | 汽车 K 线
01
12 年前,一艘接一艘的远洋货轮,从欧洲港口出发,运载欧洲汽车制造商工厂生产的各式汽车,跨洋越海,奔赴万里之外的中国港口。
那一年,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洲汽车市场销量骤降 7.8%,创 17 年新低;而彼时已连续 3 年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成为欧洲各大车企最好的避风港。
那一年,进口宝马 7 系不足 100 万元,几十万就能提车,而奔驰 S 和奥迪 A8 等豪华车的价格倒下,仿佛推倒多米诺骨牌一般,从上到下掀起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汽车 " 价格战 "。
中国汽车市场一跃成为这些德国大型汽车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销量占比超过 30%,最高甚至达到 40% 左右,中国市场对这些上市公司利润贡献度,更是达到历史最高。
嗅到机会的法国标致、雪铁龙将更多新车带到中国;东风汽车集团趁机投资入股 PSA 集团,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第一大股东,挽救这家百年欧洲车企。
意大利菲亚特、法国雷诺随后也拍马赶到,落地中国开启合资,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劳斯莱斯、宾利在中国销量,更是一度成为其全球单一市场最高……
此后十年,欧洲汽车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尤其在大众汽车集团 " 排放门 " 丑闻爆发之后,更是成为欧洲车企的支柱市场。
可十二年后,中国汽车远赴欧洲,正遇到阻碍。
02
2024 年 10 月 29 日,欧盟结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认定中国电动车价值链受益于 " 不公平补贴 ",对欧洲本土汽车生产商造成 " 经济损害威胁 ",并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
对此,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不认同、不接受!" 同时,中方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
根据欧盟内部对中国电动车态度分化阵营来看,加征关税在意料之中。
此次,三家被抽样调查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上市车企,将分别被加征反补贴关税(比亚迪将被征收 17%,吉利汽车将被征收 18.8%,上汽集团将被征收 35.3%)。
此后中欧双方均表示将继续沟通,但不论是最低限价,还是投资建厂,都不是一蹴而就。
此后,欧盟还妄图从内部分化中国车企,但伎俩被识破,上汽集团、吉利集团等上市车企第一时间纷纷出来澄清。欧盟也派代表到中国进一步商议。
实际上,中国汽车当前不仅在欧洲市场遇到关税壁垒,作为东南亚最大汽车市场之一的泰国,虽然没有欧洲市场的关税大棒,但其汽车市场销量开始出现下滑迹象,2024 年前三季度销量减少 25%。尤其是 9 月,其汽车销量同比跌幅更是达到 37% ……
03
面对中国市场的内卷,中国汽车上市公司,某种程度上已经到了 " 不出海,就出局 " 的十字路口。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 1~9 月,中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跌至 4.6%。而 9 月份,利润率更是只有 3.4%,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 6.4%的平均水平,钱越来越难赚。
绝大多数汽车企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汽车 K 线》统计发现,2024 前三季度主要汽车上市公司财报发现,已发布的 12 家上市车企,有多家出现利润减少、亏损增加。
其中,上汽集团、北汽、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几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两位数,也只有比亚迪、长城汽车、赛力斯能够保持盈利或扭亏为盈。
如果仅看2024 第三季度,那么亏损上市车企多达 3 家,4 家车企盈利大幅减少。上汽集团三季度净利润仅为 2.8 亿,同比降幅超 93%;广汽集团甚至单季度亏损近 14 亿元,均为过去 15 年所罕见。
所以,面对中国国内投资回报率显著下降,且投资快速增长造成供需不平衡,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过度内卷式恶性竞争现象此起彼伏,中国车企向海外发展是大势所趋。
04
不出意外,2024 年中国汽车产销破 3000 万辆。
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又一次重构,正值中国汽车出海加速国际化进程,这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欧美日老牌劲旅怎会轻易交出享有的权利?中国新晋王者又怎甘于屈居发达国家之下?
更重要的是,面对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过去三年多,全球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带来的灾难,给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时间,电动化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新主题。中国也在这一波电动化浪潮下,开始积极转向新能源。
只不过,向来说到做到的中国,是踏踏实实地践行汽车工业的新能源转型。
反观欧洲国家,在不同技术路径间摇摆不定,政府对禁售燃油车的决定也已经动摇,直接让当地汽车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反馈,也不再如之前一般兴奋。
可当价格、产品力都更具优势的中国电动汽车到来,欧洲人才意识到曾经被自己 " 领进门 " 的中国车企,反倒把自己甩在了身后。
这也是为何不少欧洲国家对欧盟的决定持反对意见。
据乘联分会统计,今年前 9 个月,德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降至 18.5%(过去 20 年,德系车市场份额不曾低于 20%);9 月,这一指标已低至 16.6%。
待 2024 结束,德系车能否守住前三季度的份额,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今,德国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惧怕中国的反制会先拿德国汽车开刀。德国是欧洲实体经济的压舱石。
因此,欧盟打出的仿佛 " 七伤拳 "," 一练七伤,七者皆伤 "。随着美国大选已尘埃落定,接下来五年,新全球经济环境下,欧盟对华电动车政策,不排除会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