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触媒打算在福冈县建造一座全新的电池材料工厂,该工厂将专注于生产一种能够将锂离子电池寿命提升至1.6倍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这座新工厂的投资金额高达375亿日元,预计会在2028年开始投入运作。这一举措意味着日本触媒将进一步强化其在高性能电解质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并积极应对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挑战。
日本触媒此次计划增产的材料为新型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传统的“六氟磷酸锂(LiPF6)”相较而言,LiFSI在延长锂离子电池寿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早在2013年,日本触媒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成功确立了LiFSI的量产技术。
电池的主要构成部分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电解液是将电解质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液体,当电解质溶解后,会分解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些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进行电子传递,以此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新型材料LiFSI在生产时需要历经蒸馏等一系列去除杂质的工序,所以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中国市场中,LiFSI的价格通常要比LiPF6高出20%至30%,正因如此,此前日本触媒主要将这种新材料作为添加剂进行销售。
不过,随着LiFSI在电解质中所占比例的增加,电池的使用期限也会相应延长。当新材料和现有材料各占一半时,从0%充电至100%,再从100%放电至0%的循环次数能够从大约500次提高到800次。
此次新建的工厂将会极大地提升日本触媒在国内的电解质年生产能力,将其从原本的300吨提高到3000吨。倘若全部采用新材料,那么这些电解质足以满足约21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