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小鹏造出“特斯拉 Model 2”且仅售12万》

访客 新能源 86

上市仅 52 分钟,小鹏 MONA M03 的大定数量便突破一万台。

2020 年 9 月,马斯克曾宣称特斯拉计划推出一款售价仅为 2.5 万美元的新车(常被称作 Model 2),且打算在三年内发布。然而,此计划屡次被延后。

当下,小鹏汽车先行一步,达成了特斯拉的这一野心。

8 月 27 日,小鹏正式推出 MONA M03,其价格区间为 11.98 万元至 15.58 万元。这是小鹏 MONA 系列的首款车型,最大的闪光点是将智能化配置引入了 15 万元级别的车辆中。在此之前,汽车智能化大多在 20 万元以上的车型中出现。

市场对小鹏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数据表明,小鹏 MONA M03 上市后,仅用 52 分钟,其订单量就超过了 1 万台。

在过去的十年里,小鹏历经高峰,也陷入过绝望之境,但现今已站在开悟的斜坡上。

今年是小鹏汽车创立的第十个年头。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在现场回顾了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他生动地将这十年形容为“在血海中游泳”,并坚定地表示,坚信小鹏最终会“游到海水变蓝”。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小鹏 MONA M03 如此吸引用户?它对小鹏未来十年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MONA M03,立志成为“年轻人的首台智能车”

早在 2021 年,何小鹏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曾指出,15 万元以内很难打造出出色的智能电动汽车,原因是当时智能化的成本过高。不过,随着技术的迅速更新,如今小鹏成功突破了这一困境,将不可能转变为现实。

小鹏 MONA M03 最让人期待和激动的,便是小鹏所擅长的智能体验。

小鹏 MONA M03 将智能化带入 10 - 15 万细分市场

在智能座舱方面,MONA M03 着重于三个常用功能:语音、音乐和导航。该车型配备了一块 15.6 英寸的中控大屏,搭载高通骁龙 8155 芯片以及 16GB 内存,性能优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ONA M03 标准配置了同级罕见的四音区语音助手,能够主动识别发出指令的乘客所在位置,并给予个性化的回应。

在音响系统方面,M03 更是配备了定制的 18 扬声器音响系统,支持 7.1.4 全景声场,设有顶置天空声道,带来沉浸式的听觉享受。此外,小鹏还专为车机大屏研发了精美的沉浸式导航软件音乐氛围地图。歌词会伴随音乐节奏在屏幕上呈现,桌面底部也会随着音乐产生波形律动,为用户提供独特的视听觉享受。

MONA M03 的智能驾驶在细分市场中形成降维打击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鹏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其领先优势。M03 配置了同级少有的 16GB 大内存以及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算法,支持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和 LCC 辅助驾驶等一系列智能辅助功能。

从具体功能来看,售价 11.98 万元和 12.98 万元的版本,配备了自动泊车功能,涵盖了几乎所有高频车位,泊车成功率超过 95%。这些版本支持断头位自动泊车、带限位杆的反向侧方位自动泊车,以及 ACC、LCC 等基础智能驾驶功能。

相较之下,售价 15.58 万元的 Max 版本更为突出,搭载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Max 版提供了“门到门”的体验,具有不限城市、不限路线、不限路况的“三不限”能力,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卓越驾驶体验。

据悉,在最初的产品规划中并未考虑加入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然而,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何小鹏宣布将 P7 + 上的视觉方案应用到 MONA M03 上。

这背后,是小鹏纯视觉和端到端技术的有力支撑。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他们致力于以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提供最为智能、从门到门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端到端技术带来了智能化研发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革。在传统规则时期,智能驾驶系统的改进往往是通过逐个解决问题来实现的,例如提升感知模型的精度或为特定场景设计算法。

然而,现今的用户期望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无缝运行、持续优化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这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端到端技术延长了整个研发链条。为此,小鹏每年投入 35 亿元用于 AI 研发,不仅在算力建设上不断加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来支持这一转变。

目前,小鹏在端到端技术方面已初显成效。据官方介绍,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使小鹏 MONA M03 的操作流畅度提高了 20%以上,尤其是在处理窄路、掉头、环岛等复杂场景时,能力显著提升。style="text-align: left;">

下一个十年,迈向全球的 AI 汽车企业?

在发布会伊始,何小鹏回顾了小鹏汽车过去十年的重要时刻:2018 年,G3 正式上市;2019 年,经历了行业最为艰难的时期;2020 年,P7 的推出助力小鹏汽车成为新势力冠军,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然而,2022 年 G9 的上市事件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尽管 G9 经过多轮预热,但上市时却收到了负面反馈。问题在于 G9 的配置版本过多且杂乱,八个不同的配置在价格上也缺乏竞争力。

面对挑战,何小鹏迅速做出反应。在 48 小时内,他推出了全新的配置表,将与“智能”相关的两个关键功能设定为所有车型的标准配置,并在不增加价格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更多优惠。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中独树一帜,但也让小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些经历让何小鹏深刻意识到两个问题:首先,小鹏过去过于追求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极致,忽略了商业平衡的重要性;其次,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组织的问题。尽管小鹏已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每年有着大量的交付量和营业收入,但内部组织问题依然严峻。

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何小鹏最终决定发起一场彻底的变革,开始“重新创始”小鹏汽车的组织,并在商业化方面发力。这也标志着小鹏近两年来大规模调整的开端。何小鹏表示:“过去两年,小鹏经历了从 1 到 2 的重建,重塑了我们的体系,弥补了短板,忍受了寂寞和嘲笑。”

对于小鹏的组织变革,外界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多位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和高层人员陆续离职。与此同时,何小鹏花费大量时间挖掘新的骨干力量,并引入了新的核心团队,重新构建了组织的骨干体系。他在 2023 年新款 G9 发布会上提到,原财报中的 12 位核心高管中仅剩下 2 位。

MONA M03 的上市,使比亚迪等厂商感受到了压力

小鹏汽车的 10 周年既是回顾与反思的时刻,也是面向未来的起点。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做出了三大“预测”:

  • 未来十年,中国主流汽车品牌将缩减至 7 家;
  • 未来十年,年销售 100 万台 AI 汽车将成为决赛的入场券;
  • 未来十年,小鹏汽车一半的销售量将来自海外市场。

此外,小鹏汽车宣布,未来十年将努力成为“面向全球的 AI 汽车公司”。

小鹏未来十年的 AI 战略,将围绕机器人、汽车、飞行汽车、芯片和大模型展开

在 MONA M03 发布会上,何小鹏首次公开了小鹏汽车的 AI 战略。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们将以 AI 汽车为核心,涵盖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同时,我们将把芯片和大模型纳入闭环系统,只有全域全栈自研才能实现数据闭环。”

同时,何小鹏还透露了自研“图灵芯片”的进展情况。这款芯片已于 8 月 23 日成功流片,配备 40 核处理器,最高支持运行 30B 的大模型参数,未来将应用于 AI 汽车、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这款定制化芯片是专为 AI 和智能驾驶定制的,与通用芯片有所不同。

至于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小鹏计划分四步推进:第一步,现阶段的轻地图方案已经实现了“全国都好开”;第二步,2024 年 Q4,采用轻雷达 + 轻地图方案,实现门对门的智能驾驶体验;第三步,2025 年中到下半年,推出类 L3 智能驾驶方案,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 1 次;第四步,2026 年,实现部分低速场景下的无人驾驶。

此外,在今年接下来的 1024 活动中,小鹏将推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配备超精细的手臂,拥有超过 60 个关节,能够通过 AI 技术进行动态组合,并搭载端到端的大模型。

在过去的十年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通过电动化在对燃油车的竞争中掀起了波澜,特别是在 10 - 15 万元的市场区间。如今,随着小鹏 MONA M03 的推出,智能化成为了新的竞争领域。这款车不仅是十岁的小鹏汽车为未来十年迈出的第一步,更象征着一个重要的回归——回归造车的本质。

何小鹏认为,真正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的极致追求,更在于全面提升产品的综合能力,逐步弥补短板。只有在此基础上,长板的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MONA M03 的推出,正是小鹏汽车在反思与变革后的成果,它不仅代表了对过去的总结,更预示着未来的全新规划。

标签: 不限 尤其 已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