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要卖能上天的车

访客 新能源 1.8W+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去年的小鹏科技日,小鹏放了一个短片,在一片旷野上,一架飞行汽车从一辆汽车尾部从容驶出,飞向远方。这就是小鹏的未来产品分体式飞行汽车 " 陆地航母 "。

不到一年之后,这台 " 陆地航母 " 正式亮相了。

9 月 3 日," 陆地航母 " 实车首次在广州亮相,并进行了公开试飞,演绎了飞行汽车的应用场景。

小鹏汇天方面表示,这台 " 陆地航母 " 将于今年 11 月在 " 中国(珠海)航展 " 进行首次公开载人飞行,并将参加 11 月的广州国际车展,同时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预售。

小鹏汇天的创始人兼 CEO 赵德力介绍," 公司黄埔工厂计划于明年 7 月 31 日建成,并完成第一辆 PT 车(首批测试车)下线,2026 年开始大规模交付,价格预计不会超过 200 万元。"

" 陆地航母 " 的正式面世,有望将小鹏汇天带到新的高度。

也许不久的将来,除了去南极、登珠峰等项目之外,体验 " 陆地航母 " 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潮流玩法。

在赵德力看来,目前这一市场还没有竞争对手。与直升机相比,飞行汽车不论是从价格上还是驾驶难度上,都门槛更低。

他认为,仰望可以凫水,目前每个月有几百台的销量,飞行汽车的前景应该也比较明朗," 如果每年有 1 万台的销量,收入就在百亿级别。"

不过,赵德力和小鹏汇天走到今天这一步,颇为不易。在进入低空飞行器领域前,赵德力做过工人、房产中介,也开过餐馆和航模公司。

2013 年,赵德力靠着卖航模赚来的 2000 多万元,在东莞成立了汇天科技,开始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但接下来的进展并不顺利,顶着 " 民间科学家 " 的帽子,赵德力非专业出身,也没有相关的资源,他要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并不容易。

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团队只剩下两个人。赵德力也给自己定下目标,干到 2018 年,如果还飞不起来,就放弃。终于,他的飞行摩托在 2018 年试飞成功,并在 2019 年造了一款可载人的双人版飞行摩托。

后来,他把这一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不少媒体关注的同时,也获得一些投资人的青睐。

而成为小鹏汇天是 2020 年的事,那也是一笔关键的融资。

当时,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看到了赵德力的飞行摩托,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年 9 月,赵德力的汇天科技正式成为了小鹏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何小鹏成为大股东,并担任董事长一职,赵德力则担任总裁。

在何小鹏加入后,赵德力终于摆脱了 " 找钱 " 的困扰,小鹏汇天进入发展的正轨。

2021 年,小鹏汇天完成了超 5 亿美元 A 轮融资,创下亚洲低空载人飞行器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2022 年 6 月,小鹏汇天完成 A+ 轮融资,但并未披露融资金额。

今年 8 月,小鹏汇天又拿到了 10 亿元的投资,完成了 B1 轮融资,并同时启动了 B2 轮的融资。

融资不断涌入的同时,小鹏汇天订单也已经提前锁定了不少。截至目前,小鹏汇天预订订单累计超 1000 台 ,意向采购订单超 3000 台。

小鹏汇天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离不开政策扶持。近两年,低空经济开始密集爆发,并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

在深圳等地,不少低空设备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如飞行机器人送外卖、送快递等。深圳表示将打造由直升机 /eVTOL 载客运输、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等组成的低空起降网络;到明年底,计划建成 1000 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

而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研究数据,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 5059.5 亿元,增速为 33.8%。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这让小鹏汇天等已经在这条路上探索了十余年的企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当前,除了小鹏汇天之外,峰飞航空最近获得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进一步证明低空行业正在爆发。2024 年以来,国内 eVTOL 领域融资事件已超过 10 起。

在何小鹏的设想中,未来,城市里的出行应该是无人驾驶,近距离城市之间的交通则是低空飞行,而短距离的服务工具应该是机器人。基于此,小鹏当前专注的三个方向正是自动驾驶、飞行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

随着小鹏汇天 " 陆地航母 " 即将开售,人类对于未来出行的憧憬也从梦想走入现实。

标签: 小鹏 低空 融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