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油价逼近8元/升的当下,电车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高效的替代方案。但是,这样的低成本是可以持续的吗?或许不然!因为很多人都说“一升油半升税”,电车迟早会走上这条老路。
但问题是,“一度电”涨到多少钱,电车的优势就没有了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预料。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参考目前的油价,电车要想失去优势,电价至少需要上涨到3.5元每度。而这是什么概念呢?
参考电费最贵的国家瑞典,也才3.3元一度的样子。要知道人家的人均工资可是高达5.2万元,才能支撑起这么高的电费。
而我们的人均工资才3268元,真要涨到这个价格,只会出现一种情况——民不聊生!可能很多人没有概念,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家庭电费每个夜至少需要500元,冬天和夏天时,甚至会突破1000元。就这种情况,根本无需关心充电问题了,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活下去”!
不仅如此,随着家庭电费的上涨,工业用电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凡这个渠道涨起来,那问题就大条了:因为现代社会中,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是工厂生产出来的。
一旦工厂的生产成本提升,物价往往也会飞涨,届时,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也至少要涨4-5倍。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谁还关心车啊!所有人只会关注一个问题,如何活下去,或者如何利用其他方式发电。
而且,现实情况来看,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很高。毕竟,电本身就是二次能源,来源多样——你只要想点办法,发电根本不是难题。
以太阳能发电为例,每度电的成本大约在0.3-0.5元之间,考虑到其中的差价,很多工厂和个人,肯定会充分利用这种方式。
当然,反对者会表示,你把国家想的太简单了,真到了这个程度,只是会针对电车涨价,其他渠道都不涨。理论上的确可行,但现实的问题是:你如何避免电车车主,继续使用家充呢?
就算家用充电桩给涨价了,不要忘记了,还有随车充这种东西——只要插个插座,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当然,“专业人士”会认为,这根本不是难题。国家完全可以要求汽车厂家不得设置慢充口,甚至让相关部门抓飞线充电——就和现在的打击电瓶车非常类似。
听着似乎很合理,真出现这样的情况,电车的优势就没了吗?这么想就过于天真。因为真到了这个程度,家用电的价格和充电桩的价格有这么大的差异,就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参考90年时代,不少人为了赚钱,在电线杆上剪电线,就是类似的情况。说白了就是,因为有这么巨大的差价,一定会有“充电黑作坊”,甚至“移动充电桩”的出现,以此去赚取利润。
能全面禁止吗?真的很难很难!毕竟,电和油不同,油能做到渠道垄断、定点专营,但电做不到。此外,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在于,电车不仅能充电,也能加油。
如果电费真这么离谱,大不了不充电了,只加油又不是不行。因为汽油并不是油车的专利,现在的混动/增程汽车都能加,而且能耗利用效率还更高。
参考比亚迪的秦L就能发现,因为多出了电池和电机,油耗甚至能做到百公里3升。
这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电车并不是牛在电很便宜,而是电机和电池的能源利用效率很高。
相较内燃机40%的能源效率,且无法克服频繁重启的油耗来看,这个效率是逆天的。
说白了就是,你可以涨我的电费,但我也可以选择只加油不充电,然后转化为电能。
结果就是,即便经过了这么复杂的过程,还是比纯油车便宜,且便宜一半都不止——这就很残酷现实,由不得大家去否定。
所以,本质上来看,燃油车发展至今,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东西一点都不牛,牛的是什么?牛的是汽油这种物质,能量密度超过,补能还超级方便,不是吗?
总而言之就是,很多人幻想的问题是,电价涨起来了,电车就没有优势了,这么想就太过天真了。
因为电驱技术也可以用油,而且效率更高,你还是替代不了这种优势。所以,从全球的趋势来看,就算不发展纯电汽车的车企,也开始着手发展混动汽车了。
因为这种方式的确更优秀,能耗更低、性能还更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肉眼可见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纯油车只能一步步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