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板胎面(钱江红FORT250摩托车),一款专为都市骑行设计的高性能自行车,集豪华、舒适与性能于一体。拥有长而宽的轮距和宽大的轮胎,可以轻松应对各种路况,无论是短途旅行还是长途骑行都能游刃有余。它的动力强劲,能轻松应对城市街道上的挑战,同时还有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保证了骑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使用便捷的手柄设计,操作简单方便,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骑行者都能轻松上手。这款自行车不仅能满足城市骑行的需求,还可以满足户外探险者的追求,成为你征服城市、享受大自然的理想伙伴。
事先说明本文唠里唠叨一大堆。个人拿手机写的分了好几次才写完。码了大几千字。插图精简也还剩了十多张。字多,图也比较多。各位看官不喜勿喷。第1次编辑完提交审核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违反了哪条规定被退回来了。。。。希望张大妈家审核人员对于审核不过的文章,有问题,能给明确的意见,要不然改都不知道怎么改。坐标帝都,摇号买车叫激烈竞争,做施工是个人职业,但不是那种长期住工地的。在工地和家里几个地方来回跑是一种方式,但是真的不划算。即使你能报销出差打车的费用,报销手续的复杂程度也让人望而却步。。。公交地铁北京这边确实方便,运行时间也够,但是时间耗不起。以上总是导致日常出行不太方便。我想从个人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谈谈出行工具的话题。第一次用手机写,可能会有疏漏,也没有用电脑方便,想写哪儿写哪儿。主要说说个人对于通勤二三十公里以上的解决方案(摩托车B,只适合四环外)。1000 km寿保本人属于工地上的瓦工一族。常年在施工一线。细分下来,我们属于岩土板块。是的,类似于大家常规意义上理解的,一般概念上理解的:开个槽,挖个方,滴水,堆。所以正常的工作状态都是满身泥巴,看看自己的现状,脑子里突然浮起“泥巴腿”这个词。虽然不恰当不准确,但还是挺现实的。这是日常工作状态下比较干净的那种。最近要去的两个站点分别是东四环慈云寺桥和东六环土桥附近的站点。公司在北四环,住在通州。平时需要往返这些地方,单程最长30 ~ 40km。从开春开始我就在琢磨,除了开车,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出行问题。大摩托,估计每个绅士心里都有个小想法。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早就过了我的D本,但我媳妇担心肉包铁,一直不同意买车。期间心痒难耐,就借了一只哥们闲置的狒狒。前后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主要放在工地上。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主要是满足自己只要对车上瘾就行的心态。年初,经过和媳妇反复沟通,终于得到了她的同意。我不再坚持购买排挡车(我担心冯春郭斌650和奔达黑旗V4),转而购买滑板车。最后通过比较,我订了洪250,大平潭。
刚买踏板的时候,做了很多功课,很多型号都没做对。从排除齿轮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踏板分为大排量和小排量,平板踏板仍然设有龙骨。我想了很久,估计现在这东西质量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价格差距不小。踏板首先排除了The pedal first。现在回头看这个需求,应该是一个纯粹想象出来的伪需求。为什么这么说?之前骑过排挡车才几年,排量和骑行感受早就忘了。2003年5月,租了一条京A牌照的三阳哈士奇,十天。我很喜欢这款产品的外观,但是对动力感觉不是很明显。毕竟权力的表现是主观的。而且我手里没有摩托车,骑过的摩托车也不多。我要去店里体验骑行一两次,每次都不超过几公里。那种对车辆的感觉更多的是因为网友的评论。个人认为哈士奇在动力上的表现是起步绝对够用,60km/h和80km/h以上容易晃车,而不敢上90+,心里没底。。。这是我这几天的直观感受。另一个感觉是,车的续航绝对可以。满油应该叫400km+续航。其实这几天我并不担心续航问题,所以还车当天加了60到70块钱的油(95面粉大米),但当时没有算百公里油耗。我觉得车只有没有储物间空,全靠后备箱放头盔。其他方面,比如无钥匙启动,都没问题。屏幕可以投影吗?我没试过,我不确定。
去租车那天拍的车况骑行期间拍的,车座衣服是租车当日买的骑行上衣(京A)还车那天,前台扎了,补胎80大洋车辆仪表
后开为啥没选这车呢。。。我的个人原因,一是觉得150动力还好,市区代步没啥可说的。我没京A,主要使用场景都是四环及外部,不在市区内,使用场景明确。另外,去年到今年,A牌报价四五十个到现在30多个,哪个时期的价格也都不是咱这搬砖人能承受的,自然是没钱弄那铁牌子;二是个人实在不喜欢龙骨弯梁的造型(后来自己买的鸿平踏,个人主观感受,这平踏操控性真不如哈士奇,当然有可能是应为250车更重?),只考虑在平踏车型里选目标。第三,这两年摩托车界也卷的飞起,首先是无极250把价格打下来了,1.6个能开走250,这一下搞的之前的好多150都没法活了,这一来价格大乱战。我这用150的价可以直接上250了。那250岂不更爽?租车当天取车后为什么不选这辆车?。。我个人原因,第一,感觉one hundred and fifty电力还可以,在市内行走没什么可说的。我没有京A,主要使用场景是四环内和外,不在市区,使用场景清晰。另外,从去年到今年,A品牌从四五十个报价到现在的三十多个,任何时期的价格都不是我们搬砖人能承受的。自然是没钱拿铁牌了。第二,我是真的不喜欢弧形的龙骨梁的形状(后来买了弘平跑步机,不如哈士奇的操控性好,但是可能250的车更重?),只考虑在平踩模型中选择目标。第三,这两年摩托车行业也是一路飙升。第一,无极250的价格被压低了,1.6的车能开走250,让很多以前的one hundred and fifty车都活不下去了,导致价格混乱。我可以以one hundred and fifty的价格直接到250。250不是更好吗?
基于以上三点,由于个人需求和用车场景明确,我没有选择。这是洪250纪念版。
一、车辆的购买流程
4月23日,下班后和同事在街上闲逛,发现了几家卖摩托车的店铺。其中一家店正好有洪250的试驾。心里的水,我给了试驾,果断下单。4月23日下午试驾后,当时交了1000元押金。算上所有的保险,一共是18200元。2024款纪念版新车当时在官网的裸车价是17999,但是该车是用2000元的加油卡预订的。其实相当于16000元。当时算了一堆加起来就是这几个价格的东西,我都忘了是什么了。我大概记得送了一件车衣,三次保养,一把车锁,一个手机支架。这些费用还包括第一年的三项和保险。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摩托车组织,也不知道价格是多少。我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我要的是我喜欢的平步。至于其他几点,就不那么重要了。
4月23日下午,看了车试驾后,交了定金4月23日下午订车。当时店里有车,但是经过测试。店员问,如果要试驾这辆车,当然也就几公里。也是新车你可以联系车管所贴个牌子开走。等新车来可能要五天左右。就普通人而言,我们肯定是想要一辆新的,所以也就是说,过几天就等新车到了。没想到,当晚店员就联系了他,说新一批车今晚到。明天下午就可以去车管所办理手续,提车了。在沟通中,我办完了一些保险手续,交了费用。保险业务保险合计399+1025.2=1424.2元。这个速度有点出乎意料。按照店家给的约定,下午2: 30和3: 00去验货现场,带上身份证,办完手续后支付余款。你可以骑马离开。第二天早上,我还没来得及去工地拿头盔,已经快一点了。最后去了朝阳机车外挂店,挑了一个头盔。从我进门到买到手,用时不超过20分钟。现在我想我可能很快就得去取车了。我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有点高兴。这个头盔我完全不记得了。反正我就是直接进店,直接在这个区域试了一下这个头盔。我一直在想,好像已经看过了。店员报出价格后有点茫然。我以为买个一两千的亏就够了。我没想到会这样。有一种被刺伤的感觉。不过最后赶上店里有活动,最后花了3264元买了下来。我以前没有戴完整的头盔。被夹在脸颊的感觉非常明显。联系外挂的店员告诉我这很正常,以后再戴可能会好一点,还赶紧送来一个冰丝头饰。时间来不及细看蓝牙耳机、护具之类的装备。头盔的纸箱子直接不用绒布袋了,我就打了辆车跑到检测场。
第二,车辆是有牌照的
烙印的过程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神秘。没有限制外地人买京B牌照这一说。简单说说我的购买流程。到了验货场就找店里的销售人员(这家店好像有专人驻扎在这里)。→→→→→→我拿着身份证去了大厅,然后→→→→→→→→我按照指示取了号,填了资料,登记,排队。→→→→→→然后等待窗口调用。→→→→→→叫窗口带身份证办理手续,同时会发居住证(支付宝上可以查)。在这个环节,工作人员会先问是不是第一次买摩托车,领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然后,如果不是第一次买,我也没多问买第二辆车什么的。不知道过程会不会有什么不同。→→→→→→记录完信息,去自助机取个号。好像在有限的时间内,屏幕上会滚动显示车牌号。按下暂停键后,它会像有50个号码一样列出来。从屏幕上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就行了。我没有选择滚动两次。所以不知道能不能多刷几次。因为屏幕上有倒计时,增加了一点紧张感,所以我在折叠上方选了一个喜欢的数字,记下来就OK了。→→→→→→然后继续等待窗口调用。→→→→→→这次去窗口报刚筛选的号,工作人员办理后续手续。汽车品牌直接邮寄到你家。这看似别无选择,但这是一条路。付了20元快递费。→→→→→→办完手续然后工作人员把所有的证件都放在一个袋子里。其实正常的购车和上牌流程都在这里完成。→→→→→→我先给了车商。然后一手刷尾款,一手交手续和车钥匙。这就是整个过程。到时候,你就可以持临时卡合法上路了。
车辆原装钥匙和临牌24日首次加油,头盔是提车前临时去店里买的24日首次加油,头盔是提车前临时去店里买的
三、日常用车陆续添加的配件及使用情况车辆的原始钥匙和牌照。日常车辆的配件及使用。
不容易看到现在发生的事情。上面说了,买车加保险下来一万八。车辆管理费好像是50,快递费20。买头盔3264。到现在累计支出18000+50+20+3264=21334元。看来你在制定买车预算的时候,真的不能只看裸车的价格。。。。这已经超过预算2万了。无奈,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这一家的后续配件只好咬咬牙加了。还有陆续添加的东西,这些东西大概2700左右。包括之前累积的费用,已经达到2.4万。这还不算我刚租车时买的骑行外套和骑行手套。在购买车辆和店员沟通后,根据店员的建议,我直接在淘宝上下单购买了①弘250后座搁板。②车头可以装配件平衡杆。根据我的身高推荐,买了③加长挡风玻璃,1.7米,店员推荐65厘米。还从淘宝下单买了脚垫。后来根据使用需求,购买了⑤蓝牙耳机和⑤车牌架。
⑦当时在店里订了一个行车记录仪,1800元的套餐装,比JD.COM和淘宝的价格都合适。如果是我一个人买的话是1800元,来店里还需要加安装费。据说行业规定是自带设备要交安装费。我想直接去店里买,但是256g的卡是我自己从JD.COM买的,当时180多元。反正第二天就到了,不影响安装使用。另外这个行车记录仪真的很稳。拍摄效果也很清晰,夜景效果也不错。后面还有空。让我们展示一些照片。另外,存储卡好像最大支持256g。好处就不用说了。从骑行开始到现在,所有的影像还没有到循环覆盖的时候。。。⑧直接在店里好像是580,从夏德买了一箱。直接整个头盔都可以放进去。好像是39L。⑨品多多买了一副护膝。三四十元也挺好的。
突破者m12Pro,网上同款的价格也差不多
突破m12Pro,网上同款价格差不多
车辆在当前状态下安装没有太多的骑行时间。大多数时候,车都是放在小区的车棚里或者楼前。没想到这个原本的汽车坐垫变成了猫咪的临时歇脚地。我不怕休息。昨天,我被一只猫用来磨爪子。大新车的座椅被刮破了皮。真的疼了一阵子。我赶紧从网上下了订单,买了个保温垫盖着。一方面,猫不怕挠,爪子基本上穿不进去,不容易伤到原车坐垫。其次,有了坐垫,透气性还不错。夏天不用担心烧屁股,长时间不用担心烧屁股。目前我对坐垫很满意。
这些是骑了三个月的。车辆自原厂加装配件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偶尔通勤的用户。应该算是轻度使用。行车记录仪头盔保护器这个应该算是标配。其他的升级是根据个人需求来的。就我的车的配置而言,就个人而言,该配的都配完了。如果要升级,可能还有别的。下一步考虑升级充电设备,就是只有一个原装充电USB口,不支持快充。过两天就是空了。想想怎么升级吧。
四、京B摩托车在北京的日常使用及油耗
4月23日下单,4月24日下午提车,到今天7月20日骑行不到三个月。里程刚好1000公里,首保。个人感觉我用这车比较少。遇到需要进四环处理事情的项目,一般都是开车。之前挂官方车牌,确实是侥幸。挂临时车牌真的是免死金牌。骑行中有一些小违规,但绝对不是那种胡作非为。三环的项目我也去过几次。于是乎,就有了一句老话,常在河边走,湿不了鞋。4月28日,中午在工地吃了饭,准备回公司。绕西四环,然后出到北三环是正常路线。结果被夹在西三环花园桥辅桥下,当场处罚100元,扣1分。5月22日,从南四环回北四环已经很规律了,所以我选择绕行整个四环。大部分时间都是岔路。靠近五棵松。我知道下面的码头上有很多灯。匆忙中走了一段主干道,被摄像头拍了下来。又是100元一分。正是这两次惩罚让我下定了决心。再也不要把它塞进去了。钱说起来容易,但如果是车就无所谓了c .问题:我是Ben B1。好像扣分太多,年审很麻烦。。。。
这里还有一个很多人已经知道的常识。在我们国家,只要拿到驾照就可以拿到了。然后,从你拿到驾照的那一天到第二年的那一天,以一年为一个周期。12分可以用来扣分。但如果一个人有几种准驾车型,摩托车本,小车本,大车本分享这12点。不管你开的是什么车,扣分都会从这12分里扣除。即使是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仍然认为摩托车会有一个特殊的12分,汽车驾驶证也会有一个单独的12分。某类驾照扣分不会影响其他车。这是不对的。但好在现在执法越来越人性化,大家都会有机会学法减分。在积分期内,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答题卡或参加线下公益活动获得减分机会。目前学习已经丢了一分。但是,虽然学习半小时就可以考试,但是每个人只有两次考试机会。每次回答20个问题。和考试规则一样。考完之后,下一道题就能看出这道题的对错了。绿色的是对的,红色的是错的。这20种方式你一次回答的问题不能超过两个。但是如果你犯了三个或更多的错误,你就会考试不及格。这个问题我回答了两遍。考前做一些准备工作。PS,多说一句。在线学习时,会时不时有弹出的人脸验证,答题过程中会有两次弹出的验证。
4月28号三环边上被现场处罚5月22号四环主路被摄像头拍了学法减分在交管12123APP上直接操作即可
说完了骑行注意事项。那就再聊一聊这车的油耗。毕竟是个250排量的。再加上店里提示,首保以前尽量不要超速,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控制在60~80就好。个人感觉这投1000公里骑行还是相对正常速度。不过市区里面灯比较多,电动自行车也比较多,所以走走停停是常态。可能这是频繁起步导致油耗高的原因。从买了车到现在累计加油6次。第1次,第2次没记全信息。从第3次往后公里数加油量都有记录,现在算下来平均油耗在3.6个。我个人使用记录里,百公里油耗最高3.94最低3.3。不知道其他车有同款车型的车友们油耗都是多少,也不清楚咱这个油耗算是什么水平。反正我加满油从来不敢跑过200公里太多。基本跑到一百八九红灯就亮了。每次加完油把小计里程归零后到,到190基本上就要找加油站了。不然一亮红灯这焦虑感马上就上来了。续航200个人感觉真的差点意思。当然我这个油耗可能跟个人驾驶习惯也有关系吧。怎么能省油这个事儿还请各位大神能给支支招,我也尝试一下。4月28日,在三环边上被当场处罚,完成了骑行注意事项。然后再来说说这车的油耗。毕竟是250排量。再加上店里的提示,首保前尽量不要超速,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控制在60 ~ 80就可以了。个人感觉这1000公里的骑行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市区灯多,电动自行车多,走走停停很正常。也许这就是频繁启动导致油耗高的原因。自从买车以来,我已经加了六次油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有记住所有的信息。从第三次开始记录加油公里数,现在平均油耗3.6。在我个人的使用记录中,百公里油耗最高3.94,最低3.3。不知道其他同型号车友的油耗是多少,也不知道油耗是多少。反正我从来不敢加满油跑200公里。基本上跑到189以后红灯就亮了。每次加油后,小计里程为零,到190,基本就找到加油站了。否则红灯一亮焦虑就上来了。能撑200个人真的差不多好玩。当然,我的油耗也可能和我个人的驾驶习惯有关。你如何能节省燃料?请给我一些建议。我会试试看。
这是车辆自带APP里面的加油记录统计情况基本都在易捷APP里边加油,记录很清晰日常工地通勤
总结这是车辆自带APP中加油记录的统计汇总。
我在最近几个月的骑行过程中也遇到过几次突发的危险情况。幸运的是,我幸运地逃脱了。骑行比较耗脑。至少比开车更费脑子。要注意时刻观察周围车辆的行驶情况,也要预测车辆的行驶情况。毕竟相比两轮的,四轮的不需要先讲道理,先保证自己安全最重要。骑行更多的是我通勤的一种选择,也是我自己人生规划待办事项中的众多事情之一,也是我小时候就意识到的一个小想法。但无论如何,骑行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它的便利性和实用性真的很突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很多乐趣。。我也很喜欢。但是记得安全驾驶。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放弃安全的前提。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快乐的骑行。当然,就我个人骑行来说,大部分骑行体验都是愉快的,很少遇到特别不靠谱的四驱。说实话,你肯定真的遇到过和四轮冲突的情况,甚至遇到过四轮挑衅。先说服自己,大多数情况下,不一定是故意的,我们的英雄并没有遭受眼前的损失。另外,并不是所有骑过两轮的四轮车主都会设身处地,忍一会冷静,忍住想说的话,收起想回去的冲动。就算你换了心情,不跟垃圾为伍,也别忘了你还有家人朋友要操心。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冲动是最不划算的,冲动是最愚蠢的。最后,我想给你一个建议。握住你的右手,永远平安。本内容是参加“夏季挑战”征文活动,分享你的夏季作息,看谁的夏季过得最好,赢取大量现金和20000金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