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米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特点成功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目光。作为中国豪华品牌,小米正在尝试用创新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汽车市场格局。
塞万提斯曾在《堂吉诃德》中说,“不要幻想世界永远不会改变”。
近日,比亚迪汽车发布了2024年6月中国市场B+和C级车销量排行榜,说明了这一点。
排行榜数据显示,排名前 10 的车型,有五款为新能源车,更有四款为国产品牌,分别是比亚迪汉、秦 L 分别占据榜单第一和第三名,月销近两万;极氪 001 排名第六,小米 SU7 排名第七。就连传统豪华车品牌奥迪也不再辉煌。氪气001和小米SU7销量领先奥迪A6L 14383辆和14296辆。可以看出,国内中大型豪华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豪华车市场的“巨变”
2023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价格战”席卷了整个汽车市场,远在云端的豪华汽车品牌也未能幸免,甚至愈演愈烈。近期多款豪华燃油车大幅降价,奔驰c级下调7万至26.48万;凯迪拉克XT5下调11.4万至23.87万;宝马iX1下调11.41万至18.58万。
图源来自汽车之家激烈的价格战仍在继续,BBA等传统奢侈品牌陷入混乱。但是“断臂”没能挺过来空,销量明显下滑,目标客户还在流失。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宝马在国内市场实现整体销量18.75万辆,同比下降3.8%。奔驰实现销量16.89万辆,同比下降11.6%。
传统豪华燃油车销量下滑的背后,“失去的”市场份额也被新能源车彻底拿下。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增速最高的三个细分市场分别为30-40万辆、20-30万辆和40万辆以上,三个细分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68.3%、47.6%和34.4%,同比增长近28万辆。
同时,电动化的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理想、蔚来等国产豪华品牌的崛起,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市场有很多有代表性的车企,比如定位家用车的理想,追求极致性价比,推动高端智能驾驶。
在市场良性竞争下,供给端越来越丰富,整车成本也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迫使海外豪华品牌必须跟上国产品牌的步伐。奔驰、宝马相继推出新能源车弥补市场不足空,但最终销量并未延续昔日辉煌。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奔驰旗下EQS和EQS电动旗舰SUV累计销量仅为2556辆,同比大幅下滑57%;今年5月,奥迪Q5 e-tron累计销量仅为400辆。
而且众所周知,豪华车市场有着极高的技术和需求壁垒。目前成功突围的国产豪华车品牌,都有非常清晰的自我价值主张,以及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
以智驾出圈,华为手机品牌迁移,对市场智能技术优势的认知基础深厚;以圈子营销为核心的蔚来,构建了全方位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力;比亚迪继续占据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依靠多项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生产和自主研发,以及在打造豪华品牌方面取得突破。
国内豪车品牌的护城河已经出现,城池的位置是“易守难攻”。传统豪华车品牌想要重回昔日辉煌只会越来越难。
营销余温消散,小米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在6月B+和C级车销量排行榜中,小米汽车是最年轻的品牌。雷军曾经说过,“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名声押上,重新为小米汽车而战”。
这些话,无论是造势的口号,还是发自内心的宣言。自3月28日发布以来,4分钟破万,如今小米Su月销量过万,甚至超过传统豪华品牌奥迪A6L。小米的车正式从传闻变成了神话。
图源来自小米汽车官网小米“一战”的背后,豪华车市场的变化功不可没。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把传统豪华车品牌拉下了神坛,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理想和华为重新定义了中大型SUV的内在价值,小米SU7也赋予了纯电动轿跑新的定价逻辑。再加上产品量、价量、流量,国内豪华车市场的底层需求正在发生转移,从过去对豪华体面的追求,转向以智能驾驶、智能客舱技术重新定义高端。
基于此,小米汽车凭借2.78s零加速、673PS最大马力的出色驾驶性能,以及车载HUD、人机生态等多项智能黑科技成功绕圈。
其次,小米非常了解年轻消费者,利用“心理补偿效应”平衡年轻消费者消费意愿强但消费能力有限的两个特点。外观上,小米SU7模仿保时捷,性能对比特斯拉Model 3,定价出乎意料。这就是小米“用小钱办大事”的精明之处。
而且小米汽车还善于把握细节,总结友好产品的优缺点,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为“大师”。搭载小米澎湃车载的OS,很多小米生态产品都可以链接。座椅靠背支持硬件生态扩展,有意思。前扶手内置手电筒,配套手机支架安装孔,双层镀银顶篷,前挡风玻璃。
在新车发布的今天,营销热情已经褪去,“水分”已经抽干,小米汽车凭借实力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全面超越中国制造
这一次小米超车奥迪可能是一个信号,汽车市场的大变革可能已经到来。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后起之秀,小米的核心商业模式是“硬件+互联网服务”,先通过硬件销售获得高粘性用户,再提供互联网服务,以此来提振整体的营业利润。
基于小米集团在智能生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小米汽车进入汽车行业后将延续这一“基因”。
与过去相比,传统汽车行业主要依靠卖车本身盈利,而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则侧重于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和内容盈利。这显然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模式下,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房间。这个时候,汽车的价值不再局限于性能和配置,更多的体现在它所能提供的衍生服务和内容上。
图源来自小米汽车发布会随着汽车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这种创新可能会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互联网化方向发展。
如今,在国内汽车行业,芯片、动力电池、智能网联、5G通信等先进制造板块从无到有,迈出了国产化的关键一步,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全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91万辆,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产销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在过去的100年里,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直到新能源汽车出现的今天,中国才第一次在相对统一的起跑线上争夺代表现代文明桂冠的汽车产业。
最近十年,中美竞争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随着蔚来、理想、Xpeng Motors等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中美造车新势力成为中美“超级竞争”的焦点。国内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和美国造车新势力的撤退,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中国的对手,铁人马斯克也承认了严峻的竞争形势。他想:“特斯拉最有竞争力的公司可能已经在中国诞生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传统海外能源车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终于可以在中美“超级竞争”30年的环境下,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转而成为世界汽车科技强国。
资料来源:郭颂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