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新价格战爆发,从销售数据到技术研发,从供应链管理到成本控制,都让人眼花缭乱。这个结果的背后,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逻辑和挑战。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这股竞争的长期影响,比如可能会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斯拉作为外来的洋牌子,不同于传统车企的行事风格,再加上本身自带的流量,使其在汽车市场一直争议不断。我们整个汽车市场的降价浪潮,才刚有所缓和。嘴上说着不再参与价格战的特斯拉,在7月1号针对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推出“5年0息”促销活动,虽然没有直接降价,但对于贷款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变相降价。
Model 3和Model Y的所有车型都可以参加此次促销活动。简单来说,如果你现在买车贷款10万,五年后真的只需要还10万,没有其他手续费。这一点很多朋友会觉得不是免息?特斯拉是唯一免息的吗?
一般看到某个车企降价,我们会觉得它只有卖的不好才会降价求销量。但从6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销量接近6万,是20多万的纯电动市场,也是最难啃的骨头。这应该改变什么样的销量?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抢占市场份额的问题。特斯拉之所以能保持这么高的销量,一是有过硬的产品力,二是之前竞争对手不多,但今年不一样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华零售量为13.24万辆,同比下降3.64%,直到5月份销量才慢慢回升,而小米su7和极氪001。
Model Y降价的目的就更明显了,明年换。新款一上市,旧款即使降价也不好卖。现在正是降价清仓的好时机,既交换了销量,又留下了好印象。毕竟特斯拉车主的品牌忠诚度还是挺高的。
而且再过几个月,乐道L60也要来了,有Model Y的配置,尺寸更大。如果价格还更低,当然这是后话。所以,特斯拉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通过免息变相降价,无疑是一招妙招。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苗哥。为什么很多车卖的越来越好,但是还是经常降价,有点不敢入手,不像以前BBA卖的好的时候,要提价才能提车,所以车的保值率下降了。
这就涉及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了。在材料结构上,是电池加车身框架加电机,汽车芯片加屏幕,成本大多在研发费用上。如果一辆车的R&D成本是100亿,而只卖出了1000辆,那么每辆车的R&D成本就是1000万。这种情况下,车企如何降价求销量?
所以我们会发现销量好的车往往是今年降价最猛的车,因为车的R&D成本平均很低,而那些销量不好的车型要么小幅降价,要么直接停产。比亚迪之所以能直接挑起价格战,是因为巨大的销量拉低了每辆车的研发成本,抢占了市场份额。所以从成本上来说,销量越好越有可能降价。价格战看似是车企之间的对抗,实则是车主不断的背刺。看看你新车的残值。
汽车市场的量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量的价值,就像50万的M9。所以今年之后,整个汽车市场肯定会发生巨大的震荡,国产车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那些还在抱怨国内新能源降价不符合套路的合资车企,都在老老实实的提高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