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专家分析,汽车企业不应以牺牲质量、降低成本为代价来竞争价格。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和信任已退化,过度追求性价比可能导致企业失去长远发展。
近日,在谈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表示,中国汽车企业不应该打价格战。有的企业价格优势很大,有价格优势就能赚更多的钱。也许我们中国把市场份额看得太重了,但其实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利润更重要。
在姚洋看来,当前电动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替代传统燃油车为代价的。在这种背景下,他更倾向于看到替代过程稍微慢一点,而技术创新的步伐可以更快一些。毕竟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究和创新中,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对于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评价说“过去全球汽车行业和长期制造业一枝独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感叹,最近的中国汽车市场真的不容易,大家都“卷进来”了。“在大斗争的世界里,体量近年来给中国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回顾近几年,国内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几乎从未停止过,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可见一斑。据统计,去年汽车市场终端成交均价较前年下降15%左右。今年前4个月,这一数字再次下降了10%左右,短短两年,累计降幅达到惊人的2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