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Pro42性能测试,极致体验无与伦比

访客 新能源 1.6K+
小米SU7 Pro通过了多项严苛的测试,无论是从外观设计、拍照能力还是系统流畅度来看都表现出色。其出色的性能和稳定的运行,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电车现在续航里程越来越长,这也让测续航变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有些车的续航,那是真的很难跑完,就比如这次的主角 — 小米 SU7 Pro。

其实小米SU7刚发货的时候,我们去找了一个SU7 Max创始版和一个极氪007可选100千瓦时电池进行高速续航测试直播。最终两车表现都相当不错。平均时速近100 km/h时,高速巡航的实际里程可以轻松超过500 km。

但对于小米SU7来说,Max版并不是最长的版本,最长的版本是Pro,比它的价格低了5.4万元。小米SU7 Pro配备容量为94.3 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单电机后驱220 kW。官方的CLTC续航时间为830公里,略高于Max的810公里。而且这款试驾车配备了与标准版相同的19寸低风阻轮圈,轮胎型号为米其林e PRIMACY,主打静音省电,所以续航表现应该比上一款Max版长很多。

首先,介绍了试验条件。根据42Test标准,我们将车辆空设置为22 ℃/两个挡风玻璃,开启空调,将四轮冷胎的胎压调整到铭牌上推荐的2.9 Bar。驾驶模式设置为舒适,能量回收自定义,然后调至最高。小计里程清零后,就开始这个高速和城市续航测试。

高速耐力

首先是高速部分。为了尽可能保证最高的平均速度,我们选择了全程限速120 km/h的高速路段,设置导航后尽量使用NOA。我们还将辅助驾驶的限速偏差提高了10 km/h,以更贴近大家高速奔跑的日常习惯。

超低风阻+大电池+小轮圈+节能轮胎,可谓是王炸的组合,注定了这款小米SU7 Pro的高速续航非常扎实。最终结果确实如此。在29℃的环境下,车上的两个人一直带着NOA以130 km/h的限速奔跑,只有在慢车太多的时候才会手动接管,保证平均速度不受影响。

最后,在高速行驶5.5小时后,当电池显示只有4%,CLTC显示剩余续航33 km时,我们结束了高速续航测试。小米SU7 Pro实际高速行驶572 km,耗电量89.4 kWh,表观能耗15.7 kWh/100 km。能耗比我们上次测的Max低很多,所以单电机+低风阻车轮+节能轮胎的组合对降低能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终小米SU7 Pro的高速续航达成率为72%,理论高速续航598 km。

仅仅看数据,似乎SU7 Pro的高速续航能力并没有那么让人惊讶,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它是以平均102.7 km/h的速度跑出来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即使是高速场景,这个平均速度也是相当高的,有驾驶经验的朋友应该能理解。所以按照这个平均速度,小米SU7 Pro的续航和能耗表现还是很优秀的,测试结果对小米SU7 Pro的机主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以小米SU7 Pro的能耗表现,高速稍微省点跑600 km不成问题。

城市耐力

城市纯电动续航测试中,车辆设置与高速一致,路线也是按照42Test的标准。先在上海外环行驶100 km,再到地面跑50 km拥堵路段,尽可能模拟日常市区车辆的路况。

跑下城市路线,行驶150 km后,小米SU7 Pro显示CLTC续航186 km,平均车速34.3 km/h,平均能耗13.8 kWh/100 km,城市续航达成率81%,城市理论续航670 km。

小米SU7 Pro在这个城市的续航能力比大部分运油车都强。如果只是上下班的话,基本上两周充一次电就可以了。所以对于小米SU7 Pro来说,城市使用基本没有续航焦虑。更需要考虑的是,这么大容量的400 V平台电池如何更快的充电。

充电测试

在充电过程中,小米SU7 Pro虽然只是400 V平台,但官方峰值充电功率并不低,所以我们还是拿它去华为液冷600 kW桩上测试充电。

在实际测试中,小米SU7 Pro的峰值功率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在600 kW的桩上,它的最高功率达到了242 kW,甚至比我们之前测试的一组800 V的平台型号,和我们大哥Max差不多。

不过Pro的问题是峰值功率维持的时间太短。充到近20%时,电量开始下降,一路走低。而且由于400 V电压平台有限,电流下降后,无法通过升压来省电。尤其是最后10%进入涓涓细流,功率基本在20 kW左右徘徊。

最终小米SU7 Pro从5%到100%用了74.3分钟,主要是最后10%用的时间比较长,用了半个多小时。如果是从10%到80%的话,时间会短很多,只要33分钟左右,在400 V不慢,所以在后续充电条件不是很差的情况下充到80%会比较划算。

至于120 kW桩的充电时间,受时间限制,所以这次没时间测试,以后拿到车再补。其实对于目前的新型电车来说,充电功率还是受桩端影响比较大。即使是800 V平台的车,遇到小功率桩也是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即使是400 V平台的车,遇到600 kW的超快充桩,充电速度也会快很多。所以建议充电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功率的桩,体验会好很多。

写在最后

SU7作为小米的首款机型,在能耗控制上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水平,这也使得其无论是高速还是市区续航表现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高速场景下,不到100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就可以实现600 km的实际续航,相当于很多油罐车的续航能力,可以大大降低日常长途驾驶的续航焦虑。

对于想买小米SU7的朋友来说,如果更在意续航和智能驾驶,小米SU7 Pro还是值得选择的。毕竟小米SU7 Max的价格近30万,不是主流消费者能承受的。

售价更低的5.4万元Pro版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虽然硬件层面缺乏空悬挂、CDC避震、800 V、2.78秒的超强性能。但是其他方面,比如智能驾驶,座舱,舒适性配置,和Max没什么区别。相信这也是小米SU7订单中Pro版占比增加的原因。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关系,欢迎车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标签: 小米 标签 标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