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涨价何时休?

游戏哈哈 未命名 3.3K+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正在成为全社会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的影响已经从电池厂传到了整车厂,最终波及到了终端的普通消费者。据统计,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20多家新能源车企的70多款车型先后进行了价格的上调,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现在电池厂普遍在涨价,整车开始有涨价的趋势,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控制不住,必然向中下游去传导和传递。定价较高的企业承受能力会强一点,走低价位竞争的企业压力会更大一点。”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如此表示,他同时指出,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囤积居奇发不义之财要打击,但是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在今年的百人会论坛上,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无疑成为了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上到部委领导、行业专家对此重点关切,下到动力电池厂商纷纷谈及企业的应对之道。

首先来看看原材料价格涨价有多猛?碳酸锂的价格从2021年年初的5万元/吨,上涨到年底的50万元/吨,涨了十倍,此外,镍和钴的价格也成倍增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指出,电池材料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背离了供需需求的增长,产生了一种非正常的增长。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整车需求的增长,电池预期走高,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储备。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电池价格会有上涨,再往材料领域传递,就有更大的放大效应。

其次是供给延迟,因为典型的矿石生产的碳酸锂,产能释放周期是3-5年,卤水提锂周期更长;最后,疫情冲击影响锂资源生产,交通运力影响供应。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也持有类似看法,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核心原因有三:一是矿产的扩产周期比较慢,二是物流原因,三是技术突破还没有达到临界点。

从扩产来看,电池厂扩产周期大概是1-1.5年,最多2年,正极材料的扩产周期大概也是这个水平。再往上到锂矿,无论是卤水锂矿还是岩石锂矿基本上都是3年起,导致需求扩张之后,产能端跟不上,综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供需不平衡。

虽然目前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欧阳明高指出,从供需面看,恐慌性库存储备带来的需求放大是暂时的,随着碳酸锂供应能力的提升,将逐步回归基本需求面。他预计,两三年后锂资源有可能恢复完全的供需平衡。

欧阳明高同时指出,考虑到贸易环境的恶化,以及俄乌战争带来的镍价炒作,为了供应安全,要采取有利措施打击囤积居奇,抑制镍价格短期大幅波动,以免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到影响。

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猛涨问题,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同时,针对当前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也表示,要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保供稳价,加快构建开发采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保供体系。

“在去年我们就构建,从锂、镍、钴到电解液、到隔膜整个供应链的建设。今年开始,这些合资、合作的工厂都开始陆续(建设)”

国家部委领导的意见得到了动力电池厂商的贯彻,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亿纬锂能在锂、镍、钴资源等方面和行业里面优秀的企业结成了伙伴,也成立了一定的合资公司,目的是为了保证在重要大客户里面的供应,从而保证公司的稳定持续发展。

此外,刘金成还判断,材料的价格到现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是在高点附近了。他同时指出,对企业来讲,不能赌它是在高点或者材料价格以后会下降,无论什么情况,企业都要保持竞争力。

深圳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裁樊文光也详细介绍了比克动力的应对措施,他表示首先要与上游供应商紧密协作,合理地去调整采购的节奏;另外需要向客户适当地传递涨价的压力;还要和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加强对回收材料的利用;此外在内部研发上加速替代体系的研发,也在开发一些新的供应商或者新的技术路线;最后是在观察适当的时机通过对外的股权投资,或者说收购、合资这些方式谋求更安全的供应链。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被看成是应对原材料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国轩高科**书记、董事长李缜表示,当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达到平衡时,人类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电池制造的资源。他认为这个时间应该在2040年的时候,基本会来临。

欧阳明高也预计,2030年之后电池材料回收将形成规模;2050年前后,原始矿产资源和回收资源的供给量将达到相当水平;更长期来看,回收资源将逐步完全替代原始资源需求。

此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猛涨是在错综复杂的多种因素影响下造成的,也是时下行业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

我们看到,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在采取行动,发挥统筹领导的作用,打击囤积居奇;而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同时积极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动力电池的涨价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标签: 一提 股权投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