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缺芯问题已被化解

游戏哈哈 未命名 2.9K+

2月8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6.0万辆,同比去年1月增长25.7%,实现了2021年的开门红。根据统计,1月同比零售增长25.7%,是过去10年中仅次于2013年的高增长。从产量来看,1月狭义乘用车也增长了32.7%,同样是近年来少有的高光时刻。

1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38%,高于主流合资品牌的同比增长13%。这得益于部分自主品牌在1月有着超强的表现,吉利、长安接连超过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跃升至批发销量第二、第三的高位,红旗、长城、蔚来等品牌均实现了同比高增长,根据三家公布的数据,红旗同比增长158%,长城同比增长73%,蔚来同比增长352.1%,均跑赢大盘。

而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力量则更加惊人,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6.8万辆,同比增长290.6%,零售销量也同比暴增281.4%至15.8万辆。其中突破万辆的5家企业中有4家是中国企业,上汽通用五菱38,496辆、比亚迪20,330辆、特斯拉中国15,484辆,上汽乘用车14,398辆,长城汽车10,260辆,增速均在三位数以上,上汽通用五菱增26倍。此外,1月的蔚来、小鹏、理想、合众、威马、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表现优秀。

与国内乘用车高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汽车企业均由于汽车芯片短缺的危机不得不进行减产,其中波及丰田、大众、福特、通用、菲亚特克莱斯勒、日产、马自达等几乎所有的全球汽车企业。数据公司IHS Markit预测,第一季度汽车芯片短缺可能影响全球67.2万辆轻型汽车的产量,并警告这种危机可能会延续到第三季度,IHS还预测,中国将在第一季度创下近25万辆的减产量。追踪行业生产计划的AutoForecast Solutions也预测到,由于半导体短缺,将在2021年影响96.4万辆汽车产量。

标签: 联会 企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